10场专题对接会,180位主题分享嘉宾,46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43家参会发言的专业研究所、100余家龙头企业参会……
3月18日至4月3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将工作阵地搬到“云上”,密集举办了10场细分专业领域的线上对接,以促进江苏产研院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与国内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对接交流。
据江苏产研院初步统计,10场云对接发布技术需求和待合作项目近800项,吸引了国内一批高校院所与江苏产研院建立合作关系意向,以及进行集萃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已在谈并形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项目30余个。
院士在线,足不出户对接前沿技术
这10场云端对接会涵盖了包括金属材料及加工、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医疗器械、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通讯与网络、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精密加工、光电显示与传感在内的十大细分领域。
江苏产研院院长助理郜军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不是要拉一个临时群,而是希望构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校所企合作共赢、线上线下结合的‘需求VS供给’体系。”
这可不是一般的“群聊”,参加线上会议室的人会有意外的收获。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是高分子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听说江苏产研院组织了这样一系列的“云对接”,他颇有兴致地进入会议室,全程视频参与,并从头听到尾。
“一场线上会议,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么多高分子材料的专家学者聚集到一起,很了不起,我听了也很受启发。”蹇锡高表示,“江苏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做得很好,希望未来我们有机会和江苏的‘院所企’推进更深度的合作。”
大连理工大学是江苏产研院“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的首批签约高校之一。此次对接会,大连理工大学组织了相关优势学科的60多位老师积极参与。
“很多专家在对接会中找到了技术需求和技术合作方,对我们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方向优化也带来了很多新的信息和资源。”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副总经理贾永涛告诉记者,“我们拿出一个苹果,却换来了更多苹果。”
江苏产研院特聘战略顾问、帝国理工大学过程控制系主任Cav. Sandro Macchietto教授委派他的首席代表刘振海博士参加了第五场“智能制造”专场对接会,并重点介绍了“流程制造业的自动巡航技术产业化项目”。
“流程制造业的自动巡航技术和应用案例,将国内某知名造纸企业的自控率一举提升至100%,能耗降低5.6%,产率提高9.8%。”刘振海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这个项目对整个流程工业的能耗与安全问题提供了颠覆性地优化与解决方案,涉及的产业领域和方向特别多,以前也单独去对接过一些龙头企业和高校,但效率很低。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今后为江苏流程行业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和对接肯定会更高效。”
水到渠成,管道连通资源自然流动
此次对接会除了高校、专业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之外,也吸引了不少江苏省各地新型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的参与。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就是其中的踊跃参与者。该协会主要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节能环保工作,发挥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金融机构之间节能环保政、产、学、研、商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江苏智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来所告诉《中国科学报》,组织方很快就把所有嘉宾的PPT都整理好发到微信群里,方便我们进一步消化。
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继徽参加了“精密加工”专场,并通过这次对接会找到了潜在合作伙伴——江苏产研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目前双方正就“激光修复项目”进行对接。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管道一旦建立并连通,人才培养、资源对接、成果转化等各方资源就能顺畅流动、碰撞,合作也自然“水到渠成”。
鱼跃医疗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对接会上,JITRI(江苏产研院)—鱼跃联合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刘潇潇注意到两个项目,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乳腺超声项目和南京大学的动态血糖监测项目。“前者是鱼跃长期跟踪的项目,而后者可以更好地补充鱼跃现有的产品线。”刘潇潇透露,目前,公司内部正在对这两个项目进行初步评估。
南京科润是工业介质的领军品牌,JITRI—科润联合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钟碧娅表示,公司一直在寻找油液现场监测系统方面的合作,这次通过江苏产研院组织的云对接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顾剑锋团队建立了联系。“双方一拍即合,我们准备组织公司的技术人员和顾教授课题组的研究生组成立项目联合攻关小组,尽快啃下这块‘硬骨头’。”
趁热打铁,推动建设合作共同体
郜军介绍道,除了十个主群之外,对项目产生兴趣的专项对接小群也火速搭建起来,衍生出更多、更精准的“细分战场”,滋养着更多合作的可能。
江苏产研院四大事业部也积极跟进,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做起了“广告”。其中,材料与能源环保事业部参与组织了三场对接会,业务经理宋梦吟告诉记者:“尽管我们严格控制了每个嘉宾的演讲时间,但每次还是要超时近一个小时。”
一场近四个小时的“直播”对接会结束后,宋梦吟会立即把自己部门的业务合作手册和联系方式法到微信群里,“这样大家有需求就可以立刻联系到我们,趁热打铁的效果最好。”
对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而言,这一系列对接会更是“恰逢其时”。作为江苏首推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申报单位,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亟需整合国内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的资源,这次对接会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程晓农对“云对接”的方式非常认同:“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掌握先进材料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聚资源展开攻关,最终从产业层面完成转移转化,而这单靠某一个环节很难完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需求,这场对接会,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真实技术需求。”
郜军向记者透露,直到4月3日最后一场线上对接会告一段落,这10个微信群的成员数每天都还在增加,各群总人数已近2000人次,并且都是各细分领域的精准受众,“云端”热度不降反升。
“更多合作正在萌芽、生长。”郜军说,“江苏产研院期待与各方一起,共同打造‘共建、共享、共生、共赢’的创新共同体,吸引更多资源融入集萃创新生态体系,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