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力芝、瑞德西韦、中药 |
专家盘点新冠肺炎药物临床试验 |
|
目前,针对新冠肺炎,全世界已有不少候选药,“但我们必须承认,它们中只有少数进入了临床评价阶段”,“很多候选药还处在研发的非常非常的早期。”3月31日晚,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曹彬在中美携手抗击新冠在线交流活动中说。
针对他主持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商品名:克力芝)、瑞德西韦,及国内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曹彬逐一点评。交流中,曹彬还提醒美国专家,需要仔细评估所选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副作用。
克力芝临床失败?
“请读全文,包括附录!”
3月19日,曹彬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在线发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重症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未观察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有益。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有一些读者给我发了邮件,问如何解读这个结果。我的建议是,你不应该只读论文的摘要,你应该读论文全文,包括附表。作为研究人员,我们有责任与大家共享所有的临床数据,而不仅仅是ITT(意向性分析)的结果。”曹彬说。
曹彬认为,如果只看ITT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和对照组临床改善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别。但是,如果用mITT集分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和对照组临床改善时间的中位时间,两组有统计学差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比对照组达临床稳定时间平均缩短了1天。
他提到,尽管临床试验结果如此,中国的一些医院仍在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重症新冠肺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也将该药作为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选择。
中国瑞德西韦试验入组条件严苛?
“借鉴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经验”
2月5日,由曹彬牵头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一项针对中轻症患者,另一项针对危重症患者。目前,除中国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分别启动了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
不过,中国的临床试验启动后不久,就传出患者招募难的消息。有人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招募患者的条件严苛。
“我们与NIH和WHO的试验设计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治疗窗口期,我们用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曹彬说。
我国的瑞德西韦两项临床试验,分别要求患者在疾病确诊8天内和12天内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
曹彬表示,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们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临床试验中发现在12天之内药物介入对于治疗新冠肺炎效果显著”。
此外,曹彬表示,我国针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已接近尾声,“今后,大家将不仅能从我们的团队这里获得临床数据,还可以从世界上其他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中得到数据”。
血浆疗法有没有用?
“有机会也有挑战”
3月27日,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分享了恢复期血浆用于5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初步临床经验。
“血浆输注后,看起来是有抗病毒功效的,但一共只有5个病例。”曹彬说。
研究团队也曾提出,研究发现存在局限性。首先,由于样本量很小,没有设置对照组,尚不能确定在没有血浆治疗的情况下,患者情况能否快速好转。其次,所有患者在血浆治疗期间和之后都还接受了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同样起到了清除病毒的效果。另外,血浆治疗时机的影响也不够明确。因此,这些观察结果还需要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血浆疗法有治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人类使用血浆疗法已超过百年,如果科学家可以成功地制备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将可以替代血浆疗法。”曹彬说。
中药到底行不行?
“还需进一步研究”
中美专家交流过程中,曹彬还与美国同行提到了中药的相关临床试验情况。
他介绍,中国此前的临床试验发现,麻杏石甘银翘散和奥司他韦有类似的治疗流感的作用,奥司他韦与麻杏石甘银翘散一起使用时,减轻症状的时间比奥司他韦组更短。不过,曹彬也表示:“这一次,我们并没有开展针对新冠肺炎开展临床试验。”
中药的另一个选择是连花清瘟。中国的科研人员将连花清瘟中21种化合物和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对接打分,结果显示芦丁、连翘脂苷E、金丝桃苷的分数均优于洛匹那韦。这三种成分比洛匹那韦更容易与SARS-CoV-2的主要蛋白酶结合。
曹彬表示,在武汉工作的医生用中药治疗了一些轻症患者,但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