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3/15 17:06:25
选择字号:
科学家在西太平洋找到接近“地幔柱假说”例证

 

近日,国际地学期刊《化学地质学》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良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西太平洋卡洛琳脊是一个火山活动形成的洋底高原,综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卡洛琳洋底高原和东部海山链系统形成于同一个来自下地幔的地幔柱。

自近半个世纪前“地幔柱假说”被提出后,常被用来解释巨大洋底高原和一系列有年龄序列的海山链成因。这个假说假设一个来自上千公里地幔深部的地幔上涌体,从深部上升到浅部后形成了巨大量的岩浆。地幔柱的启动方式非常类似于一个原子弹的引爆过程,形成洋底高原的地幔柱“头”相当于引爆过程的蘑菇云顶部,形成海山链的地幔柱“尾巴”相当于蘑菇云的颈。如果地幔柱假说成立,那么随着板块构造就一定会出现有空间联系的洋底高原和海山链。因此,为了检验这个假说,就需要证明二者的时空分布符合板块构造运动、且具有共同的源区组成。然而,地球上的海山链和洋底高原大多单独存在,还没有证据显示存在二者成因相连的现象。

卡洛琳海山链西端连接一个巨大的卡洛琳隆起,直径约600千米。隆起位于马里亚纳岛弧南端、雅浦岛弧以东的三角区,是由东、西卡洛琳脊组成。卡洛琳隆起对西太平洋岛弧系统演化有重要影响,改变了马里亚纳-雅浦岛弧系统的构造演化轨迹,目前正以小于6毫米/年的极低速率向雅浦海沟汇聚。但是,卡洛琳隆起的地质学性质和形成时代在国际上一直都不清楚。

张国良研究团队通过“科学”号考察船首次获得了卡洛琳隆起不同部位的拉斑和碱性玄武岩,研究发现,这些拉斑玄武岩微量元素与典型的洋底高原玄武岩非常相似,碱性玄武岩在则与东部相连的海山链玄武岩几乎重叠。这些结果首次证明了西太平洋存在一个巨大火山活动形成的卡洛琳洋底高原。

研究显示,卡洛琳洋底高原的拉斑玄武岩形成于1500-2400万年之间,明显老于卡洛琳海山链。地球化学分析还显示,这个洋底高原的火山源区与东部卡洛琳海山链可能具有相同来源。目前已经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卡洛琳海山链的岩浆来自很深的下地幔。结合本次研究,作者认为卡洛琳高原-海山链系统的时空分布和成因上符合“地幔柱假说”的基本模型,这对进一步证实“地幔柱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hemgeo.2020.11956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