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2/27 7:49:52
选择字号:
国创中心成立两周年
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

 

严峻的2020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诸多产业造成冲击,并将加速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唯有掌握核心竞争力又懂得顺势而为的创新型企业,才能冲破险阻走向光明。

由北汽集团、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等21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的重要使命,就是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赋能核心竞争力,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挺起“中国的脊梁”。站在即将迎来成立两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去两年的发展历程,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坚定地表示,“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带领国创中心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是科技部和北京市赋予国创中心的使命,也是原诚寅的梦想和目标。梳理近两年的业绩,这个目标在原诚寅心中已然变得清晰和具体。

国创中心开发的纯电动乘用车开源整车验证平台

        守正创新

成立于2018年3月的国创中心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是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是北京市聚集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力量,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大举措。

清华大学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博士,任职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回国后在北汽新能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产品工程院副院长——扎实的专业基础、长期专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让原诚寅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有着更深刻和透彻的认知,也让原诚寅对国创中心的总体目标有着更深切和发自肺腑的认同。

“根据IEA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200万辆,2030年达23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达到180万辆。”在原诚寅的报告里,不乏这些有力又清晰的数据佐证。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汽车普及率仍然较低,市场空间巨大。在原诚寅看来,中国市场已然成为各国车企眼中的“一块肥肉”。

“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都在强制减排推动电动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受政策波动影响大,购车补贴大幅取消,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洗牌;2020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本来就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在多个不同的场合,原诚寅将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建议分享给同事和同行.

但以往的“以市场换技术”模式,根本无法铸就中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汽车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已然形成难以弥补的创新差距,新能源汽车曾一度被赋予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天赐良机。

“未来,自主创新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唯一出路。”原诚寅正带领国创中心奋进在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的征途中,并坚信“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开放共享

掌舵国创中心后,原诚寅几乎跑遍了各种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展会、论坛。2020年新年伊始,原诚寅还跑到美国参加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了解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指数保持领先,技术指数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排名仍较后,主要是产品低端化、性价比低、研发投入较低,仍需更多的技术创新突破。”看得越多,就越坚定原诚寅技术创新驱动的理念。

“互联网技术成为汽车设计使用的焦点,产生新业务模式、提供更多服务,提升顾客价值;汽车设计将从传统的硬件优先转为软件定义汽车,整个行业也将会从传统制造业转型成为‘产品+服务’。”不断清晰的技术创新方向,也让原诚寅在掌舵国创中心时更加自信。

秉持“企业主导、行业参与、政府支持和开放共享”的思路,国创中心积极引导和鼓励产业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共建。首批联合共建方包括北汽集团、吉利、比亚迪、百度、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宁德时代、世纪金光等21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涵盖整车制造、电池生产、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围绕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的总体目标,国创中心将力争打造一个“中心”、两个“高地”、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共性、前沿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中心;“两个高地”即引领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服务的技术、标准、模式的输出高地,新能源汽车高端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三个平台”即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学术交流、专业咨询、高端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立足北京、面向全球的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科研转化的金融创投平台。

“我们要做的是前瞻共性关键平台化技术。”原诚寅说,国创中心不生产任何产品,与整车厂形成互补,避免竞争;重点关注从科学到技术及最终产品化之间的通道桥梁建设,解决困扰已久成果转化中的“达尔文死海”问题,既不与高校科研院所争名,也不与企业产业伙伴争利。

构建生态

“在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技术层面上,国创中心目前都有布局,但主要的还是围绕平台化的目标,建立创新平台和生态体系。”近两年间,国创中心打造了四个创新平台。

第一个平台是“前沿技术检测验证平台”。“现在很多新技术应用之前不知道与老技术的差异是什么,而且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原诚寅介绍,“我们会联合科研院所及高校,将还没形成标准的前沿技术评价体系建立起立。”

目前,该平台正在建设整车能效实验室、车规半导体实验室、下一代电池实验室,此外,先进电驱及插电混动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也在规划中。

第二个是开发开源整车验证平台。原诚寅表示,车企的零部件引进走的是采购流程,没有验证报告,车企根本不敢使用新产品。而高校院所或其他技术研发团队研究的新技术无法回答成本问题、产能问题、质量风险问题。“我们将车企的前瞻验证平台放到国创中心,为车企提供验证报告。”

据悉,开源平台已初步完成了纯电动乘用车开源平台建设规划及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服务行业的业务模式。例如,基于北汽EU5搭建的首个纯电动乘用车开源验证平台,开展了空间布置规划及普适性结构设计,初步建成了整车架构开源子平台。开展了三电控制系统白盒化开发,建设了三电控制系统开源子平台。

第三个是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这个平台除了交易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为科研机构和车企的技术使用权提供交易渠道。”原诚寅介绍,国创中心也在跟资本合作,期望将好的知识产权打包孵化。“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清单建立起来,将行业的基础资源聚集在一起。”

目前,知识产权共享平台已完成系统开发,实现了公开上线,将在专利、技术、咨询、创投孵化等方面为汽车产业链主体提供全面、综合的运营服务。平台收纳了4060万条汽车产业相关专利数据,获得授权运营专利资产7522件,邀请了13位资深技术专家入驻平台提供服务;提起专利申请73件,初步实现了知识产权申报机制规范化。

第四个是先进技术创投孵化平台。对此,原诚寅解释是:“我们做投资孵化,也做海外先进技术的并购和落地。但我们孵化的项目筛选非常严格,一定是对这个行业起到重要的技术突破的,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的项目。我们除了提供资金支持,也会把我们的产业资源整合进来,提高项目的孵化效率。”

创投孵化平台成效也十分显著,建设以来,平台已完成绿传科技、合工仿真等2个项目入孵,落地2个地方政府合作项目。平台还举办了“孵化拉力赛”,围绕一个产业方向选题,以结果为导向来筛选项目。“相比传统的科技部指南写明了要用什么方式做,我们不设任何限制,宗旨就是‘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聚焦务实

在不久前举行的国创中心2019年年终经营分析会上,一向是乐呵待人、说话温和的原诚寅,却抛出了一句“狠话”:“真考核、真问责;强调结果文化、强调实干精神;能者上、庸者下!”

与前一年的年终总结会不同,原诚寅要求国创中心的各个集群部门负责人在汇报时,“主要谈问题,谈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这样总结会才开得有意义”。

总结会上的这番“狠话”,是原诚寅全面摸清各个集群工作后对同事们的工作要求,更是原诚寅对于加速将梦想变成现实的自我加压。

“2019年暴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部分领域研究不聚焦。以动力电池领域为例,目前正在实施3个项目,均为配合他人研发,自身未选好技术攻关方向,研究方向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聚焦。”国创中心技术策源群负责人在总结中,逐个列举出本部门工作的问题和原因。

正是这样的深刻的剖析和交流,使国创中心的技术创新方向更加聚焦和明晰。

国创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共性需求,建立了“9+4”技术路线。在“智能网联、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电驱动、电控、轻量化、插电混、前瞻技术、整车集成”九个领域,联合共建形成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研发能力;同时,国创中心积极为行业内提供“开源整车平台、检测验证平台、产权运营平台、孵化创投平台”四方面的优质技术服务。

聚焦燃料电池、电子电控、车规芯片、智能网联、开源平台五大领域,国创中心积极布局“高光”技术项目,并将科研管理策划聚焦80%的项目和70%的人员布局在“高光”技术领域。

目前,五大领域中,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载储氢、智能中央网关、车规芯片评测、智能交通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有5款国创中心急需的主流设计或仿真软件,实现在云端平台上线运行。

结果导向

两年来,国创中心在创新机制体制、突破关键技术、优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努力向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共性前沿技术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新能源汽车科技协同创新体系龙头的目标不断迈进。

以技术研发为依托,国创中心大力凝聚创新资源,在二期增资、引入政府资金、拓展地方政府合作方面已取得实质进展,并将进一步强化行业生态建设、撬动产业链投资、行业影响力建设等。

“国创中心集聚国内外汽车行业优质创新资源,主动承担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使命责任,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推出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建立开放融合的创新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促进不同创新主体深度融合,打通技术和市场发展通道,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国创中心的掌舵人,原诚寅对国创中心的每一项部署都有清晰的思路。

“我们致力于建设‘政、产、学、研、用、资、创’等‘七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囊括地方政府、产业/上市公司、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用户、资金/基金、创业团队等多方资源。”原诚寅说,推动全方位科技开放合作是国创中心的必由之路。

人才是创新生态建设的基本保障。国创中心以人才建设与人才激励为基础凝聚人才,人才队伍现已初具规模,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团队规模由40人跃升至150人,其中博士24人,高工8人,外籍专家2人。

“建立完善的国创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专家,探索实践新的人才聘用管理体制,发挥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带动行业科技创新团队人才成长。”国创中心聚集“高精尖缺”人才,打造“引智育才”体系,新能源汽车高端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目标不断走近。

“以结果论英雄,以成绩说话,是最大的公平!”原诚寅相信,作为创新型研究机构的国创中心,在啃技术创新领域“硬骨头”的同时,也将会为每一个人提供无限的机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