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31 14:31:14
选择字号:
追问2020: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怎么走

 

天问一号一飞冲天,嫦娥五号载土而归,奋斗者号探底万米……2020年,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就在重重困难下,也创造出了令世界惊叹的科技成果。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前两项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2021年要迈好第一步,科技自立自强无疑是关键,已成为国之期待、民之所向。

创新发展,恰逢其时

2020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刚发布Matlab软件校园授权的更新指南不久,因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软件商MathWorks公司与哈工大一刀两断,“邻居”哈工程同时也成为被禁对象。

5月,美国商务部又将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以及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在内的13所中国大学列入“实体清单”。12月,美国商务部进一步将58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即可限制对这些机构出口、进口或转口,进入名单的企业及机构将无法与美国有任何商业交易。

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迅速形成,关键技术和前沿领域的竞争角逐愈发激烈。尤其在发展中频频面临“卡脖子”困境时,我们深刻地警醒——“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科技自立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1万美元,为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说。

当前,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恰逢其时。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是科技和创新发展的又一个崭新“春天”,在这重要历史交汇期,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同频共振”。

万劲波认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科技创新摆在重点任务的首位进行部署,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这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且重点任务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重点任务五“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重点任务八“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都与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对于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开放合作,优化生态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并非易事,如何谋划好、落实好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各自优势。

“从根本上来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建立良好的科研学术生态。”中科院院士、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郭雷告诉《中国科学报》。

他表示,自立自强的背后首先要有自信,既不能关起门来盲目自大,也不能盲目认为国外的就是好的。“如何实现?还是要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来构建良好的科研生态。无论是科研选题、项目支持,还是科研评价奖励、选人用人,都要实事求是的根据真正水平和实际贡献来评判;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回归到科研的初心和使命, 既要坚定自信、勇于创新,又要力戒浮躁、浮夸和肤浅。”

但自立并不意味着封闭,与开放合作并不排斥。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且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

郭雷强调,开放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的情况下,如何积极主动作为,采取新的更好的开放举措,值得进一步思考。

万劲波也表示,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不是闭门创新,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用好国际国内创新资源。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深化拓展双边多边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人才是第一要素,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优化科研生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动力。

“产生一名在科研领域真正有非凡创新才能的杰出人才并不容易,要创造一种更好的社会环境,能够让真正有突出创新才能者心无旁骛、长期安心专心在科研第一线奋力攻关。这无论对科研人才的正确使用导向,还是对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和传承,都很重要。”郭雷指出,“在育人引人、选人用人方面,还需要改变一些传统做法。”

深化改革,赢得主动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中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离不开新的改革举措和协力攻关、破除障碍。

万劲波认为,就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而言,要发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序社会”协同治理效能。就统筹部署重大科研攻关任务而言,要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前景明确的任务可采取“揭榜挂帅”机制,英雄不论出处;前景不明确的任务可多技术路线并举,在“赛马”中“相马”。

比如: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关部门确定了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战略攻关任务,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资源集中调配,多路线并举,形成了加快前沿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

郭雷表示,科技领域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在改革中应当坚持系统观念,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宏观上要统筹协调,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对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来说,微观上还要充分发挥个体或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为科学思想的创新、科学上重大发现或突破往往来自个体或小团队,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努力推动科研生态的改善,充分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动力。”郭雷解释说。

他还特别提到“介观层次和中间环节”,即还需要政策上打通整个创新链条,做好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创新工作的有机衔接工作,“只有在微观、介观和宏观这三方面同时下功夫,才能推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

步入2021年,我们不敢有丝毫自满,但有着无比的自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