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22 20:59:13
选择字号:
通往月背之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顺利从月球“载土”而归,标志着我国探月计划“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

同一天,在北京航天城,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撰写的《月背征途》新书首发。

在书中,这支中国探月国家队全面记录了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中国探月工程的里程碑事件,尤其重点展现了“嫦娥四号”和“月兔二号”代表全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探索未知的全过程。

《月背征途》,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定价:88元.jpg

《月背征途》,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定价:88元

定了,去月背!

“月背本没有路,我们来了,便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新书首发式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剑这句霸气的宣言,丝毫没有夸张。

1959年,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可是,月球背面却从来没有人类到访过。在英文单词里,月背是“far side”或“dark side”,足见其神秘。

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对着地球,人们始终无法窥其一角,也因此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想象和推测。有人说那里是外星人的基地,也有人说那里有UFO。同样,这一神秘之地也让中国航天人心生向往。

定了,去月背!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登陆在月球正面的虹湾地区,而“嫦娥四号”落在月球哪里,却引起了科学家们的不少争论。经过反复论证,“嫦娥四号”降落月球背面这一大胆的计划被提了出来。

选择月球背面,是因为月背有着更为吸引人的科学探测价值、更为纯净的空间电磁环境和更强的科技引领力。而做到这一点却非易事。

“在‘嫦娥四号’探月之前,人类的探测器还从未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原因也很简单,地面与月球背面不能直接建立通信测控链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月背征途》一书的“推荐序”中写道。

由于天体的“潮汐锁定”效应,月球只能正面对着地球,一旦“嫦娥四号”降落在月背,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球背面建立无线电通信,也无法对飞越或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形象地说,就是月球背面不在地球的通信服务区。”书中写道。

不解决这个问题,探索月背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发射中继星。

2018年5月21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月球中继星“鹊桥”。此后,地面飞行控制人员历时25天,用5次精确的轨道控制将中继星牢牢捕获在Halo轨道上,为月球背面数据通信创造了条件。

在对“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的飞控任务进行了简要回顾后,《月背征途》一书的重头戏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月球背面的可选着陆区域很多,为什么选择冯·卡门撞击坑?主备着陆区怎么使用?月球中继星的发射过程是怎样的?“嫦娥四号”是如何在中继星的支持下实现月面着陆的?其在月背的着陆为何会经历了惊心动魄的72小时?书中给出了答案。

“玉兔二号”驾驶日记

当“嫦娥四号”稳稳地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后,飞控中心的驾驶员立即进入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中,他们的任务是按计划实施“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月面释放后续程序。终于,“玉兔二号”“低着头”安全驶下了“嫦娥四号”,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个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时刻。”李剑说,这也是促使他们写下《月背征途》这本书的原因。

“那个时候,我们就在想,我们经历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未来人们会对这些事件怎么看、我们的孩子对此会有怎样的认知。我们把这些问题列了出来,在一起讨论。讨论中,我们感觉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我们中国航天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历程。我们有义务把它记录下来。”李剑说。

于是,写惯了技术方案的“理工生”开始写起了科普文章。从2019年3月起,这些文章以《“玉兔二号”驾驶日记》为题陆续在“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到如今已经发表了20多篇。它们也构成了《月背征途》一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从2019年1月3日‘两器分离’到2019年1月13日是‘玉兔二号’在月背度过的第1个月昼,在此期间‘玉兔二号’与‘嫦娥四号’完成了‘两器互拍’,成功实施了首次科学探测,然后进入第一次‘休眠’。‘嫦娥四号’还忙里偷闲,在月背种了一把棉花,并在月夜为人类测量到了月背最低温度,第1个月昼中‘两器’收获满满。”

“2019年6月26日至7月9日是‘玉兔二号’在月背度过的第7个月昼。在这个月昼里,驾驶员研究纠正了‘月兔二号’‘赖床’的问题,‘玉兔二号’在月背的作息时间更加规律。”

“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日是‘玉兔二号’在月背度过的13个月昼。这个月昼‘玉兔二号’按科学家团队的要求开始‘南征北战’,为探测南行路上的一个石块而‘三顾茅庐’,终于取得‘真经’。在这个月昼里,‘玉兔二号’还要在‘睡梦’中度过自己1周岁的生日,真是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如今,“玉兔二号”在月背的工作仍在持续,驾驶员们“萌萌哒”的记录也在继续。

最大的粉丝是NASA

从萌生写书的念头到完成初稿,主创团队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里,作为飞控中心的核心技术人员,他们目送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护送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安全返回;引领“天问一号”探测器飞离地球轨道,赶赴“火星之约”;紧锣密鼓地进行空间站建造阶段飞控任务的准备工作。而这本书的写作正是在他们繁忙的工作之余、在一个个挑灯奋战的不眠之夜中完成的。

“得知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决定要出这样一本集纪实、科普于一体的书籍时,我非常高兴,也有些担心。”在新书首发式上,吴伟仁说,“高兴的是我们探月人终于意识到了记录探月历史、传播科学知识、弘扬航天精神这件事的重要意义,意识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担心的是科普是件很难的事,出书更不是朝夕可就的,这些写惯了任务方案的人,能不能干好这件事呢?”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缘由。事实上,这些“理工生”们一开始写出来的确实是一篇篇“技术笔记”。

“有些科学原理和场景,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和简单的。可是要把它们讲给公众听,一开始怎么都讲不清楚。”该书创作人员于天一说。

“从科技工作者转变为科普工作者,这个过程其实挺痛苦的。但我们下定了决心,即使痛苦也要坚持。我们先把这些‘技术笔记’拿给自己人看,找出其中晦涩的语言去修改,把风格统一,然后再拿给‘航天小白’们看,看他们能不能看懂。如果看不懂,我们就再改。这本书就是这样一遍一遍打磨成今天的面貌的。”该书创作人员韩绍金说。

随着《“玉兔二号”驾驶日记》写得越来越顺手,“玉兔”的铁粉也多了起来。“‘玉兔二号’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在这个月昼的一些发现,往往要等到下个乃至下几个月昼才能揭秘。好多‘玉兔’的粉丝就一直惦记着,催我们更新,像看电视剧一样。”韩绍金说。

“其中最大的粉丝可能要属NASA。”几位创作人员打趣说,“基本上我们每个月昼发表的日记,他们网站上都会有一篇英文的同步报道,国际上的科学家和宇航员还会就我们发表的新发现进行交流,还挺有意思的。”

“拿到书的初稿时,我的心放下了。”吴伟仁说,“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大量的场景再现、精彩画面,其中有许多图片甚至是首次披露,让我震撼。还有许多‘玉兔’驾驶员们的亲身经历和背后故事、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点,以及他们在重大应急关头果断处置、沉着应对、化险为夷的真实经历。我想这本书是拉近我们航天人和广大读者关系的绝佳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则表示,这本书让自己回忆起了无数个为之奋斗的日日夜夜和并肩战斗的点点滴滴。

“如果说‘嫦娥四号’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那么这本《月背征途》就是一代探月人的成长史、成绩单。”王赤说,“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有责任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去启发和鼓励年轻人热爱航天、关注航天、投身航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月背征途》这本书就是为有志于投身航天事业的人量身定制的礼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