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自法 来源: 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12/2 22:28:32
选择字号:
中科院团队: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承载比实现大幅提升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科学实验柜总体主任设计师张璐2日说,为了减轻空间站科学实验柜重量,该团队进行了上百次的力学分析和试验,研究合金材料复合碳纤结构的新形式,实现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的承载比大幅提升,由国际上的1:1提升到了1:4。

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当天下午举办“率先行动故事汇”微视频(第二季)优秀作品交流分享会。张璐代表承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科学实验柜研制工作的年轻团队以《十年磨一剑 今朝试锋芒》为题分享微视频故事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介绍说,空间站的科学实验柜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成果产出的载体和平台。如何研制好、利用好科学实验柜,满足各领域科学实验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他们和广大科学家团队一直不懈努力、想去和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

一个科学实验柜,高1.7米、宽1.1米、深0.9米,虽然不大,但涵盖了结构、机构、气液制冷、供配电、高速通讯、航天工效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颗卫星。同时,它还需要满足包括 、材料科学、基础物理等8个学科领域30余个研究主题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需求。

张璐表示,科学实验柜的研制要用最小的重量代价搭载最多的科学载荷,同时还得满足后续十年的科学实验需求。所以,科院团队从实验柜研制初期就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不仅要做到现在的国际一流,还要保证十年后不过时。通过“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攻关,该团队在实现科学实验柜承载比大幅提升的同时,还突破科学实验柜核心组件流体回路系统关键技术。今年“十一”期间,已成功交付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3个实验柜。

这位年仅35岁的科学家指出,科院科学实验柜研制团队年轻的“85后”“90后”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对每一个工艺、每一项测试和试验都做到全面覆盖,遇到问题反复测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细节,“有人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像钉子一样‘钉’在实验室的椅子上,这样的钉子在我们团队有很多”。他认为,凭着这种对空间科学的执着追求,“我相信我们必将实现我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重大跨越”。

当天分享会上,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弥曼院士、过程工程研究所杜昱光研究员、微生物研究所钟瑾研究员和正高级工程师仲乃琴,还分别分享讲述了《失落的古鱼王国》、科技抗疫《召必回 战必胜》和《为了农民的微笑——科技精准扶贫一线的巾帼女杰》等优秀微视频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据了解,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率先行动故事汇”微视频展示活动(第二季)共收到65件作品,涉及基础前沿领域创新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科技扶贫与美丽中国建设、在疫情防控中彰显科技力量、科学家精神传承和弘扬、青年科技创新创业者、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等主题,其中七成以上作品展现科院重要科技创新进展。(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