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IBT领域 院士专家共话生物医药 |
信息与生物技术院士论坛亮相第22届高交会 |
11月11日,第22届高交会“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活动——信息与生物技术(IBT)院士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围绕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及探讨。
据悉,本届院士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吴以岭,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脑研究中心终身讲席教授王玉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陈有海教授,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刘良作为论坛嘉宾,进行主题报告,共同探讨生物医药与前沿技术的交叉集成和创新发展。
丁健院士
丁健以“肿瘤治疗的精准与挑战”为题,表示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患者临床响应率依然有限,获得性耐药容易产生、原发性耐药广泛存在是肿瘤治疗目前面临的困境,而肿瘤高度异质性是主要的根源。他表示,针对临床治疗困境,应采用当前
的前沿技术,利用贴近临床的肿瘤治疗模型,深度挖掘靶点自身特性,开展基于靶点功能机制的标志物研究,重点立足肿瘤生物学事件内在联系。
吴以岭院士
吴以岭介绍了理论创新是复方中药原创内在动力,而转化医学则需要解决患者的临床需求,新时期下,应结合理论、新药、实验与循证,构建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络病作为中医当代的重大课题,目前在国内已经建立了理论体系,并获得多项专利药,在临床试验上取得了多项成功。
李校堃院士
李校堃以“我国原创细胞因子药物转化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近30年聚焦细胞生长因子等蛋白药物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的经验。李校堃带领团队成功开发3个国家一类新药;并在国际上首次阐明FGF21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脂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提出“FGF代谢轴”理论。李校堃表示,在未来的生物药物研发中应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医生态圈,形成成熟的创新药物转化体系,进一步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王玉田院士
王玉田以“从实验到临床(Bench to Bed)——创新药物的有机成长”为题,解析了为什么实验室到临床试验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以中风疾病为例,指出传统药物开发靶点不正确,给药太晚造成神经元大量死亡且产生了诸多副作用。由他的团队和同事开发的针对中风疾病的新药“NA-1”,在靶点及药物设计上都有所改进,已经取得了临床三期的成功。这个例子提示应整合科学家与医生相结合的团队,找到正确可靠靶点,选择最佳药物,并进行最佳临床设计是取得从实验室到临床成功的几个要素。
陈有海教授
陈有海以“肿瘤免疫治疗: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题,介绍了PD1抗体是抑制肿瘤生长的重要药物,对某些特定的病人有着显著成效,然而对大部分病人仍成效甚微。团队通过十几年的研究,找到C—REL和TIPE2新靶点,找到两条成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通路,并通过实验发现阻断这些通路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缓。陈有海表示,想要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应该针对更多的免疫抑制细胞的通路进行研究和探索。
刘良院士
刘良以“基于中药打造世界级创新药物”为题,介绍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结合、多学科交叉,以及国际合作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主办,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协办,高新科技企业高层人士、科研机构与高校代表约3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了解,高交会院士论坛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15年,目前已成为高交会的特色品牌活动,论坛主题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前沿科技,累计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以及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超60人参与论坛演讲或讨论,成为论道前沿的高水平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