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振芳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20/11/10 10:22:07
选择字号:
只有“以本为本”,才能“以研推新”

荀振芳

■荀振芳

“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之所以引起老师们的共鸣,不仅是因为这是老师们认可的“真”问题,而且也是各类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笔者曾访谈了一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10多位面临学位论文开题的硕士研究生,其中竟有85%以上学生的选题是导师为其拟定的,而博士研究生的情况则大为不同,大多数学生的选题是由导师为其引导入一个研究领域后由学生自己摸索的,也有部分学生自己独立选题。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即“能否提出问题”是研究生由低阶学习向高阶学习阶段成长与进步的显性学习指标,该指标也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教育中的很多问题。

反思这些问题的原因,大到社会文化传统,小到学生知识结构,但最根本的问题还要从研究生教育改革本身来“辨证施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曾指出,要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这点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即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问题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认识并推进相应改革。

首先,大学教师的教学作为“学术”的概念与思想,目前正得到高校与大多数教师的认可。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对于导师群体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其从教学学术的意识、理念到思想、方法都有系统的认知、融汇与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谱系中未确定知识的困惑、探索、求知与发现是教学学术的组成部分,优秀的教师必是集“教者”与“学者”于一身的教学学术工作者,这是教师将知识的传播与发现融为一体的研究性教学,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良好方法论,对推进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教师主导下的研究生学术训练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我国大中小学教育思想的割裂与背离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学提“培养创新人才”,尊重“个性化发展”,但从高考体制下一路走来的学生却没有受到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的训练,也就从基础上缺失批判性思维与喜欢“质疑”的习惯。多年来,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因为只有本科教育做到了“以本为本”,才会成就研究生教育的“以研推新”。

要改革这种局面,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训练。

一方面,加强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与求异习惯的训练,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条件。研究生提的问题包括大问题和小问题,前者如学位论文选题,后者如日常学习中的质疑与询问,大问题从小问题的习惯与方法养成中来。因此,教师要多方面鼓励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养成他们不满足于既有答案、从已知中求未知、善于思考与提问的学术习惯。

另一方面,倡导小组式学习。国外本科生教育的小组式学习非常普遍,研究生教育更是以学生小组学习与导师圆桌教学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组织形式十分利于学生的讨论、思考与表达,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同一个问题,对他们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从去年开始,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张拉开了序幕,特别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从硕士生到博士生都将大幅度扩容,这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变革。其中,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说,从目前的情况看,各类高校研究生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质化培养的问题,较之更严重的则是两类研究生基础教育内容方面的缺失问题,比如“读书”与“实践”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对未知的探索都需要从对问题的质疑入手,进而发展成为“提出问题”和求解问题,而这两个阶段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当前的事物”与个体自身已知的“知识结构”产生联系,使学生个体对“当前的事物”产生“敏感”或好奇心理,进而才能提出质疑、产生问题。所以对研究生而言,已知的知识体系或实践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进阶基础。但目前较为显见的现象却是“文科生不读书”和“工科生无实践”,空洞无物的“自在”“自身”,自然不可能提出问题特别是高质量学术问题。

从两种类型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对理论问题的探索需要大量的学科经典的研读。而近年来,各种功利和浮躁的学风大大消解了这一重要环节。专业型研究生需要探索行业技术或社会需求的重要问题,但从本科教育起就一直缺位的“产教融合”,使学生们根本接触不到社会实践或行业技术。在此情况下,“问题”自然无从产生,所以只好由导师们一包到底,长此以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想而知。

因此,通过一定的制度变革、机制创新使研究生回归经典书籍研读和置身社会实践学习,依然是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绕不过去的基础环节和必要路径,希望引起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视。

(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报》 (2020-11-10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