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陈正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9 15:13:53
选择字号: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
“十四五”钢铁行业应建立高质量资源保障体系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对于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整体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日前在“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指出,钢铁生产原料供应链脆弱、供应渠道不稳定的问题重新凸显,主要表现为六大方面。

一是国内资源禀赋较差,产能及产量有限。我国铁矿、锰矿资源禀赋“贫、杂、细”,利用难度、环境扰动、安全生产压力大;铬矿、镍矿资源短缺,分布不均,生产成本不具比较优势,产能及产量有限,难以有效保障原料需求。

二是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高度集中。我国铁矿、锰矿、镍矿对外依存度均超80%,铬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未来较长时间我国钢铁原材料将维持这一态势。

三是优质、低成本的矿产资源境外生产基地建设进展缓慢,铁矿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难以有效对冲矿产资源供应链脆弱和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

四是原料定价机制重塑没有实质进展,原料价格波动明显。严重影响钢铁行业安全、平稳运行。

五是受政策限制,难以有效发挥再生钢铁原料资源的保障能力。2020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废钢1.7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0.2%。

六是原料贸易体系建设还需完善。一是运输通道建设,中国钢铁大宗原料远洋航线通道可替代性较小,且国内承运份额较低;二是加快推进金融贸易体系建设,完善原料金融产品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资源保障体系严重缺乏顶层战略规划、体系不完善的弊病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热点。”李新创强调,“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立长期、稳定、高效、多元的高质量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国内双循环供应联动。

为此,李新创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坚持充分高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努力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原材料高水平保障格局。国内方面,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基地化、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六化协同,提升国内矿山的竞争力,增加国内矿产品原料供应量,稳定国内资源循环。国外方面,进一步发展矿产品进口贸易,实现进口来源、方式、品种和渠道的多元化;加快放开优质再生钢铁料的进口,缓解国内保障不足的局面;积极参与全球矿业开发与治理,建立境外资源保障基地,以资源开发、钢铁产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一条龙的产业链捆绑模式“走出去”,促进形成国际循环。

二是完善价格机制和原料金融体系,降低钢铁工业成本波动影响。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铁矿石、炼焦煤等原料定价机制,加强交易平台建设,构建铁矿石等原料金融战略体系,强化与国际主要贸易商的国际贸易对话机制;通过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贸易话语权,保障铁矿石价格体系平稳、合理运行,降低其对钢铁工业成本波动的影响。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减少传统原料需求,增加替代资源的多元化供应。加快钢铁工业流程结构调整,积极主动发展低碳冶金,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进程,加速提高废钢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传统原料需求。

四是考虑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适度建立锰、铬、镍等资源的战略储备制度,并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划分,制定不同的储备规模和方案,为我国钢铁原料的安全供应提供基础保障。

五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促进国内冶金矿山高水平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