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澎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0/10/19 10:08:20
选择字号:
投入最强师资培养未来数学家,复旦大学数学英才班开班引高教界关注
哪怕诞生不了顶尖数学家,也要为创新人才培养探新路

 

未来的数学家怎么培养?复旦大学的数学英才班日前正式开班,引发高教界的关注。这个实施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目标就是为“对数学有真正的兴趣和天分的学生提供好的成长土壤”,而这也是去年复旦大学启动“未来数学家摇篮工程”建设方案的内容之一。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首批数学英才班学生共84名,从该校2019级和2020级各个院系中遴选。选拔标准很明确,即数学综合能力突出,对数学学习有热情、有潜能。

谈及新设的数学英才班,上海数学中心主任李骏直言:“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天分、个人努力和土壤,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好的土壤,激发学生的努力,希望他们中能够走出一批顶尖的数学家。”

有利于好苗子成长的环境,到底是什么?

在此次数学英才班成立仪式上,复旦大学校长、科院院士许宁生表示,“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是重大科技创新的源泉。”

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秀传承。自1960年起,在苏步青先生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复旦数学系曾举办了几届数训班,先后培养出一批国家级的人才。

李骏本人,就毕业于改革开放后举办的数训班。谈及数学英才班的开设,他认为,这既是传承复旦数学学科优良传统之举,也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路。“近代以来,很多学科的创新发展基本都始自其他国家。希望我们在不远的将来,也能迎头赶上、在一些领域能赶超、突破,这也是我们办数学英才班的重要原因。”李骏说。

按照规划,数学英才班将实施动态弹性培养模式。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蒋最敏教授介绍,目前,该班学生均有专属培养方案,且学校支持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灵活选课、退课;允许学生课程成绩突破常规课程成绩等第比例限制。同时,数学英才班每学年都设置了退出和进入机制,对于流动的学生,无论是学分转换还是未来的培养方案,学校都通过顶层设计,尽量做到无缝对接。

所谓“好的环境”,不仅是按照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更多时候也表现为一种“及时响应”——能够充分满足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对这些需求做到及时回应。

李骏介绍,数学英才班为每位学生配备了新生导师,大一、大二时的新生导师全部由80后青年教师担任。这些导师将在学生面临各种困难时,给他们最及时的支持。学生进入大三后,学院将为他们安排科研导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顶级人才的成长非常个性化,没有一定之规

顶尖人才“可遇而不可求”,而最顶尖的数学家,从其成长而言,最需要的是天分、努力和环境。

李骏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结合自身的经历,他的体会是,“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是非常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没有一定之规,这就是其复杂之处。所以,数学英才班的培养模式也会不断探索和调整,调整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

目前,对于数学英才班的教学,学校已投入最强师资。李骏、陈猛、沈维孝、傅吉祥等四位曾在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做过邀请报告的学者都在教学一线讲授基础课。数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强教授担任2019级数学英才班的班主任,数学系副系主任姚一隽教授担任2020级的班主任。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委员楼红卫教授承担了2020级英才班的《数学分析》教学改革任务。复旦数学学院前后两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邱维元、吕志教授,以及嵇庆春、姚一隽、杨翎、谢纳庆、江辰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也都参与了英才班的教学。

按照计划,学生进入数学英才班后,如果继续深造的话,那么离开校园将是在10年以后。“大学本科加研究生接近10年,人才培养的效果要15年后才能初步显露,所以,我们会耐心等待。”李骏说,老师们都愿意等待,“即便在这些学生中没有诞生领袖级的人才,但是至少通过这样的培养,产生出一批优秀的数学科学人才。”

耐心等待,不只适用于人才培养,我们同样需要耐心等待一些年轻的未来数学家出现,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许宁生也对数学英才班的学生给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这些学生未来在科研中能够收获从0到1的突破,但是,很多时候,科研也许会一直停留在0上,也希望你们能够耐得住寂寞。”

“最好的培养方式”,始终在变化

如何更好地培养下一代?怎样的培养方式才是最好的、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也倾听到不少来自一线教员的心声:其实,“最好的培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在变化。

对于数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海内外学界其实一直有着诸多的不同意见。比如,生物学家从大脑发展认知的角度提供的最新答案是:一个儿童自小学四五年级起,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才开始发展。这实际上也意味着,过早地开启数学思维培养,或许是对儿童智力的一种浪费甚至是损害。

“我们最痛心的,就是看到一些明明很有天分的中学生,为了能进名校而过早起跑,过多刷题,一心准备升学,结果严重损伤了自己刚刚萌芽的数学天分。”李骏坦言,目前,不少中学让人过分看重进名校的升学率,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校教育的目的。他透露,复旦大学正在尝试将数学人才的培养延伸到初中、高中阶段,希望能为中学的优秀数学苗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目前已进入复旦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中,发掘那些对数学研究有热情和天分、却没能进入数学专业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优秀的成才环境——数学英才班的开启正是一次尝试,期待在他们中能走出影响未来数学发展的顶尖人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