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猕猴桃进入收获的季节。在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岭上村猕猴桃基地,村民们满含期待地摘下今年才挂果的果实——这不是普通的猕猴桃,而是一种叫做“东红”的红肉猕猴桃。预计明年达产后,岭上村这300亩猕猴桃基地将年产优质红肉猕猴桃300吨。
这是科技扶贫结出的“硕果”。在来到岭上村的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村民们习得了一整套接近猕猴桃原生态条件的仿生栽培技术。应用这套技术,有助于保持猕猴桃树的健康、结出品质更高的猕猴桃。
岭上村是龙驹镇受益于科技扶贫的一个缩影。
龙驹镇是重庆市万州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镇,也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中面积最大、综合体量最大的乡镇。“两山夹一沟”的龙驹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安排,重庆市科协对口帮扶万州区龙驹镇。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重庆市科协坚持以点带面,推进村会合作,团结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以主力意识、主攻状态投身科技扶贫。
得益于重庆市科协将资源力量再倾斜、再聚集,龙驹镇不仅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还在村镇各个角落点亮了科技之光。
最先被科技“点亮”的是龙驹镇的深山密林。
针对这里多山地、多森林的特点,重庆市科协指导乡亲们在这里发展伏淡季水果、中药材、茶叶、花椒等特色产业1.4万亩。
在此之前,重庆市科协先后发动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深入龙驹镇调研31次,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在农户遇到种养难题时,科协选派干部积极以科技支撑迎战。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芦花鸡快速适应龙驹镇这片水土,科技人员全程跟踪,通过让芦花鸡“听音乐”等科学养殖手段,最终把来自山东济宁的芦花鸡变成龙驹镇的“致富鸡”。在重庆市科协的支持和帮助下,龙驹镇新建科技化种养基地10个,实施了30万只生态鸡养殖、100万只芦花鸡种鸡的繁育项目。
中药材种植户对药材的种管收缺乏知识,重庆市科协在无偿提供价值40万元的中药材种苗的基础上,积极组织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万州区中药材协会送技下乡,前后开展实地培训18次、逾2500人次得到技术指导。
为了进一步让科技管理在当地扎根,重庆市科协指导成立了龙驹镇农技协联合会。联合会围绕青脆李、中药材以及高山茶叶等产业开展技术咨询、知识培训107次,目前已使8500人次的群众从中受益。
接着被科技“点亮” 的是中小学校和村镇。
为了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庆市科协投入90万元建成龙驹镇中学共享科技馆,并为21个村社和2所学校各安装1台信息化终端。
龙驹镇共享科技馆的建成开馆,是全镇人民的一件大事,它的建成使用,为深度贫困乡镇人民提供了学习科技知识、感受科技魅力、体验科技便利的良好平台,大大激发了他们学科技、爱科学、用科技的热情。
对于与当地产业发展相关的科普设施,重庆市科协也舍得投入。比如,在龙驹镇的同鑫现代农业园区投入100万元,并将其打造为全市首个科普示范园;投入40万元,打造出一个柠檬产业科普示范基地。
为了让科技理念深入到龙驹镇的“毛细血管”,重庆市科协还协调各级科技组织将科技服务更进一步。比如,重庆科技馆主动来到龙驹中学科技馆,帮助学校培训科普辅导员、讲解员;《课堂内外》杂志社与龙驹中学开展合作,每年出资40万元共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每年出资4万元为种养业大户订阅《重庆科技报》……
当地惠民政策也在被科技“点亮”。
在助力推进“三保障”惠民政策落实中,重庆市科协从实际出发,组织基层科协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以“三长”引导“三师入户”——教师入户助学、医师入户助医、农艺师入户助收,让基层科技工作者更好服务社会、提升能力、实现价值。
在教师入户助学行动的帮助下,龙驹镇16名因残疾等原因无法就读的贫困学生圆了读书梦;在医师入户助医行动中,1087名筛查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贫困群众得到当地医疗保障的覆盖落实;而农艺师入户助收的开展,龙驹镇的农户跟科协各级组织派出的农艺师打得火热,此前很多书本上晦涩难懂的内容,现在也都能看得懂、学得会。
“看得见科协身影,听得到科协声音,发挥出科协作用”,这是重庆市科协在定点扶贫龙驹镇之初定下的“军令状”。今天,龙驹镇在科协帮助点亮的科技之光之下,终于焕发出“龙马精神”。重庆市科协并不因此停下脚步,因为他们知道,越是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科技助力越显重要。未来,科协组织仍大有可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