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个扎实谱新篇 科技创新走在前 |
陕西科技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发布会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接受媒体采访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秦岭昊坪观测站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的国内地学领域唯一的多核素加速器质谱仪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1月8日,陕西省委宣传部与省政府新闻办共同举办“五个扎实谱新篇、追赶超越再出发”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出席,就五年来陕西科技发展情况作了通报并回答媒体提问。
五年来,陕西把“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优势科教资源作为主要途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1155”工程构建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高新区建设发展、用“双创”推动成果转化等为抓手,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明显。
全省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全省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340家,国家级园区平台324家,国际创新合作平台71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9人。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2014年的60.73%增长到2019年的67.04%,位居全国第9,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由66.82%增长到75.42%,位居全国第4。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014年为366.77亿元,2018年增长至532.42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18%,位列全国第7。SCI收录科技论文数由11392篇增加到17004篇,位居全国第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4年的4.77件增长到2018年的10.3件,位居全国第7。2015年至2018年,共13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100亿以上,由2014年的639.9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7.83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陕西省连续三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
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成果,攻克一些关键核心技术
五年来,陕西省加强基础研究前瞻部署,瞄准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争创陕西秦岭国家实验室,统筹布局重点实验室体系,实现了一些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如西安交通大学创建的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光氢转化效率达国际同期最高值,被国际同行认为“首次清晰展示出太阳光解水制氢大规模应用前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次完整提出赤霉菌和毒素在小麦穗部侵染扩展模式,由此构建起赤霉病防控技术体系;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发现的清江生物群被认为是世界进化古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突破性重大发现,后续研究有望填补人类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认知空白,等等。
赵岩介绍,目前陕西省基础研究已经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陕西省基础研究综合实力处于全国第一梯队,高水平论文数居全国前五,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每年均在10亿元以上,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前列。
据悉,2019年,省级科技计划中基础研究经费接近1亿元,约占比10%。设立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用于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创新性研究,2019年省杰青项目支持数量由30项提高至50项,青年项目由500项增加到1000项。
陕西省将继续加大支持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建设,加大Z箍缩、阿秒光源、超精密跨尺度基标准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力度;组织院士等顶尖人才领衔陕西省基础研究定向委托项目,在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新兴、交叉、前沿领域,进行长期、稳定、重点支持。同时将与龙头企业联合设立基础研究企业联合基金,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对基础研究进行多元化投入。
聚焦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陕西省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在新材料、新一代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启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由龙头企业牵头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史高领介绍,陕西煤化工集团牵头研发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苯甲醚已经完成了千吨级中试试验,产品已进入销售市场;陕西煤化工集团牵头研发的甲基芳香醚生产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高污染问题,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减少95%以上,节约成本15%以上。延长集团独创的“三段式”煤热解与气化一体化核心反应器,有效解决了我国常规煤气化、煤热解技术中存在的系统集成度低、能效差的问题,碳资源利用率高达65%以上。
在接续布局科技重大专项方面,陕西省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已下达智能制造、能源化工两个专项第一批项目,课题预算总投资9.9亿元,其中财政支持约1.1亿元。新材料、半导体、智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省科技重大专项也即将启动实施。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凸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较健全
陕西实施“1155”工程,出台《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建设10个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0个龙头骨干企业承载的新型研发平台、推动500家省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建设500个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的目标。
赵岩介绍,目前已建成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导技术研究院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44家“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正式挂牌;400余家省级创新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省级以上“双创”孵化平台达448家。
2015年以来,在省级科技计划中,凝练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149个、创新点1286个,有效解决了一批制约陕西省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目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38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300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169家,独角兽企业4家。全省54家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今年设立运行的科创板,陕西省的“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3家企业上市,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另外,据史高领介绍,陕西省高新区规划布局逐步完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省21个高新区全口径GDP达6762亿元,占全省GDP的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