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0/1/6 15:11:33
选择字号:
黄昆:科研经费一分不落虚空地本报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黄昆,特别珍惜国家的科研经费。

“基础研究,也应算一算投入产出,算一算为这篇研究论文所花的钱值不值。”黄昆的一个朴素信念是,“做基础研究,花了钱就应该相应地在科学上作出贡献。”

“黄先生这辈子只申请过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昆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邦芬回忆。

1986年,黄昆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位置退下来之后,带领理论组11位研究人员,申请了一个面上项目,为期3年,共2万元。

“项目完成得极好,出了多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在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朱邦芬说。

经费少,黄昆总是千方百计让“好钢用在刀刃上”。经费多,他更是遵循“一钱不落虚空地”的原则,每当拿到国家科委下拨的大笔经费时,他都如履薄冰,为此写下了4个字:睡不踏实。

“担任所长期间,由于国家重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下拨到研究所的经费较多,尽管这些经费不是他自己用,而是研制器件和材料的研究室用,但黄先生唯恐经费用得不合适,没做出预定的成果,浪费了人民的血汗钱。”朱邦芬说。

当年,黄昆特别欣赏实验人员在独特想法的基础上,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搭建实验装置,再做出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对有些人只依靠昂贵的“洋设备”,做些测量工作,并不以为然。

“黄先生对自己的钱却不在乎。”朱邦芬说,“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占国家一丝一毫便宜。他把补发的两万元工资全都交了党费;从不领取出国的置装费和补助费,大量国内外工作信函的邮资全都自己支付;因私事不得不打电话和用车时,必定交费。”

作为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按规定可以定级为“一级教授”,但黄昆主动要求定为“二级教授”,觉得自己与饶毓泰、叶企孙、周培源等老师拿同样的工资,于心不安。

1984年,黄昆作为“斯诺教授”访美,他省吃俭用,用外方资助生活费节余的钱购买了一台全自动幻灯机及调压器,用于半导体所对外学术交流之用。1986年2月,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固体物理研究所邀请他参加庆祝弗洛利希80寿辰学术会议,结果,黄昆把外方提供的生活费近80%节余下来买了一台电子打字机,供半导体所外事同志工作用。

人物简介 黄昆(1919—2005),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声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首次提出了多声子光跃迁和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1945年黄昆作为“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成为布列斯托大学研究生,并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历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玻恩教授的访问学者和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年底,黄昆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工作,先后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