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10 20:07:00
选择字号:
我国非洲猪瘟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9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养技术推介会上介绍,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在今年4月实验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后,今年8月,疫苗研发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据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所长步志高研究员介绍,在前期基因缺失疫苗自主研发工作的基础上,科研人员进一步筛选出一株非洲猪瘟双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完成了实验室安全评估与有效试验,突破了以原代骨髓巨噬细胞实现疫苗规模化生产的重大技术瓶颈,完成了兽药GMP条件下的中间产品制备和检验。近期已向农业农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评价申请,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介绍,哈兽研联合大北农集团,基于对非洲猪瘟的科学认知,以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共同研究建立全流程复养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形成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制定了《猪场复养技术要点》,指导猪场开展复养工作。该技术已在黑龙江大北农所有猪场推广,并在大北农辽宁北镇二场成功复产。该猪场6月底以来已转入基础母猪6504头、分娩3205窝、家庭农场投苗32户,极大提高了企业信心。10月中旬将实现满负荷运转。相关措施和标准操作程序可为其他养猪企业复养及非洲猪瘟防控提供有益借鉴。
猪场复养是指猪场发生疫情后,通过清洗消毒等方法清除场内已存在的病毒,并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阻止病毒再次入场,重新引进生猪开始生产的过程。
会上,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副所长马志永研究员介绍了非洲猪瘟检测与诊断技术要点,研发了8种非洲猪瘟快速诊断与检测技术与产品。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孙研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消杀技术要点。大北农集团等企业代表结合生猪复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交流了复养技术及经验。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农科院将采取院企合作的方式,分析确定非洲猪瘟所有可能的传入途径,协助养猪场牢固树立生物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复养相关技术规程,组织开展技术人员培训,面向更多的企业与养殖场进行推广,为猪场复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稳定我国生猪产业和保障猪肉供给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