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蕙芸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9 14:14:41
选择字号:
侧枝逆行通“隧道” 打通闭塞脑动脉
上海仁济医院实施首例逆行椎动脉闭塞微创手术

 

脑血管闭塞的患者如果没有侧枝血管的血流供应将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果严重的会出现单侧肢体瘫痪、丧失语言功能、生活没法自理,甚至死亡。有些患者即使有侧枝血管供应,但如果血流量不足,仍可出现一些症状甚至有卒中的危险。

9月9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脑血管中心主任万杰清成功完成上海市首例经侧枝逆行开通慢性椎动脉闭塞微创介入手术,患者日前康复出院。万杰清主任坦言,新的手术方式针对正向无法开通的闭塞血管将发挥巨大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血管夹层撕裂,大大增加开通成功率,加速患者康复。

患者是一位75岁男士,7年来因脑梗多次入院进行药物治疗,并遗留有双耳失聪。入院2周前因口齿不清在外院治疗期间被诊断为椎动脉闭塞,主要表现为不能进食、声音嘶哑、不能正常站立行走,同时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达70%。本次患者又出现频繁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为防止再次脑梗发作,慕名来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寻求治疗。

考虑患者多发脑动脉狭窄,脑部严重缺血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很大,但常规的脑血管顺行开通,存在血管夹层甚至刺破血管导致大出血的风险,经脑血管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团队包括神经内科、外科、放射影像和麻醉科等)讨论,决定选用经过周围已形成的细小侧枝血管,逆行开通“血管隧道”。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血管夹层撕裂、增加开通成功率,还将减少创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手术中,万主任利用导丝导引到侧枝逆行开通慢性闭塞的椎动脉,将本不可能完成或者说难度极大且极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的手术变成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操作,有效解决了患者后循环(小脑和脑干中枢神经)缺血的问题。

手术关键点是找到可通过的侧枝血管,但侧枝血管一般比较细小而且迂曲,给手术治疗用的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带来困难。同时该患者闭塞段长超过3cm,而且闭塞时间长。所幸该患者尚有1、2支侧枝血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在全身麻醉下,万杰清带领丁圣豪博士耐心的进行微血管超选。先经侧枝血管逆行进入椎动脉远端残端,再更换导丝,向椎动脉闭塞段慢慢潜行,当导丝通过椎动脉闭塞段达到血管真腔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之后的手术非常顺利,术后血管再通状况良好,血流量恢复正常。患者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完全消失。

“感谢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高超技术,为我们减少痛苦。你看,创伤小,恢复特别快,术后2天就可以出院啦……”采访中赵先生的儿女高兴地说。

万杰清介绍,动脉狭窄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最严重的是闭塞,大约占比10%。逆行开通手术适用于已形成侧枝血流的颈动脉和椎动脉闭塞患者。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介入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肯定和欢迎。运用最简便的方案,让患者承受最小的痛苦,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

截至目前,在万杰清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自2009年首次开通闭塞脑血管至今,采用顺行、逆行和复合手术等多种办法,利用“隧道打通”技术,成功为300余例慢性脑血管阻塞患者实施血管内开通术,造福于广大脑血管病患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