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荃主持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
沈之荃,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本报通讯员 吴雅兰 杨懿 施懿真 记者 温才妃
今年88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沈之荃总是面带微笑、目光炯炯、思维敏捷、谈笑风生。和年轻人在一起,沈之荃说自己也是个“80后”。
这位“80后”全心育人、全情科研的故事,依然让人难忘。
有一年冬天,学生凌君在实验室里做动力学实验,当他正忙着给烧瓶里的化合物加热时,年近七旬的沈之荃走了进来。过了会儿,凌君突然发现还需要三个干净的烧瓶,而自己又抽不出手洗烧瓶,这时,沈之荃已经默默地洗好了三个烧瓶,“可以用了”。
霎时间,凌君热血沸腾,“院士居然帮我洗烧瓶!”
六十多个春华秋实、六十多个寒来暑往,沈之荃就这样静静地穿越在岁月的风景线里,行走在教学、科研之间。她是科学工作者心中的光辉榜样,是学子成才路上的严师益友。她就如同荃草那样,根植于大地,不求闻达依附,但愿香草芬芳。
结果重复过了吗
1952年,沈之荃走上苏州大学讲台,教的第一门课是《工业化学》。怀着一定要教好这门课的决心,沈之荃到东北大连工学院,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学习。
因为觉得当时的英美教材不够系统,沈之荃开始自学俄语,听广播、看资料,短时间内就克服了语言障碍,熟读俄文教材,扩充自己的信息量。
“只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要和实际接轨,向工人学习。”在大连工学院学习后,她还到大连石油厂、鞍山钢铁厂的生产车间考察学习,积累实践经验。
凭着这份执着勤奋,初出茅庐的沈之荃写出了《工业化学》教材,顺利完成了授课。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和动手能力,她利用节假日带学生下厂实习,和同学们一起制作教学模型,碰上经济困难的学生,她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接济他们。这样一位年轻勤奋的好老师,至今令她的学生念念不忘。
1980年到浙江大学后,沈之荃又重新挑起了教书育人的重任,她的认真、严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结果重复过了吗?”这是沈之荃最常说的一句话。在她看来,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越是看似完美的数据,越是要多做几遍实验以保证其可靠性,在沈之荃几近固执的要求下,每个实验学生至少要重复做三次。
“做科学研究最要紧的是要有科学态度,必须实事求是。”虽然是一名“老”教师,但沈之荃总是自己穿上白大褂亲自做实验,而不是交给助手或是学生。“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这在略显浮躁的今天,尤为珍贵。”沈之荃的学生说。
对于论文也是如此。一次,一位博士生向沈之荃交了一篇论文,因不合要求,初稿被毫不客气地退回,学生认真作了修改,心想这次也许可以过关,但没想到第二次又被退了回来。等到他拿到经导师阅改过的第三稿时,心头刹时一热,18页稿纸上几乎每页每行都有沈之荃的精心批改,从论文内容到英语语法、修辞都一一作了修改和补充。
沈之荃对每位学生撰写的论文都仔细阅读、提出意见,让学生有所得。1999年,她指导的研究生申有青的博士论文,荣获了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她本人亦获优秀导师奖。
在教学上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沈之荃也是一位慈爱的长辈。她帮学生洗烧瓶的事广为传诵。
“不熟悉沈老师的人会有点怕她,但我们都觉得她很亲切。”沈之荃带的第一个博士、现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吴健回忆说,“像购买试剂、搭建装置这些粗活、累活,沈老师也亲自上阵。闲暇时候,她会带我们去郊外野炊,或是去她家里玩。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她都非常关心爱护我们”。
沈之荃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也相当重视。她告诉学生,在漫长艰苦的科研工作过程中,失败是必然的,“要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她常对学生说,理想要远大,也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要有不断进取的心,也要时刻谨记自己肩上承担着报效祖国的责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84年以来,在沈之荃培养的4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当中,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博士后,也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公司里的优秀教师、科研骨干等。
2011年,沈之荃80岁生日的时候,近30位学生自发地从海内外赶来为老师祝寿。虽然毕业多年,但这些学生说师恩难忘,沈之荃对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诲令他们终生受用。
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怎么能算是报效国家呢
大学毕业时,沈之荃在分配表上写了三个地方:东北、华北、西北,因为她觉得那里最需要开发建设。当她得知被意外分配到了苏州时,难过得哭了。“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怎么能算是报效国家呢?”
毕业后,虽然没能如愿到东北、华北、西北,但沈之荃马上想明白了,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苏州大学的十年间,沈之荃勤奋治学、潜心教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发展贡献才华。
1962年,沈之荃调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在那里,她把全部心血献给了科研,也把自己献给了挚爱的祖国。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但天然橡胶在我国很少,那时候国外对我国进行封锁,我们必须自力更生。”为了尽快求得合成橡胶技术的突破,沈之荃和她的同伴们投入了艰苦的会战中。
沈之荃认为自己的知识还很有限,虚心向所里的老前辈和同事们请教和学习。一周工作六天,休息日时,她上午泡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中午再赶回家做饭。由于所里有很多日文文献,沈之荃又自学了日语,一本本“啃”这些珍贵资料。终于,她从中受到启发,和同事一起率先研发出了三元镍系。在研究的关键阶段,沈之荃正值怀孕期间,她和工人们同吃同住,紧盯试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元镍系顺丁橡胶终于研制成功。
“做出一个成功的产品比写一篇文章要困难得多。我是一边学、一边干,遇到失败的时候,我也会哭鼻子。”从化学实验室的试验研发到技术攻关投入生产,沈之荃和同事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历经小试、中试以及和其他合成橡胶的“PK”。最终,这项科研成为我国5个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聚合工艺的基础,而这5个工厂是我国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中唯一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来的高分子大生产工厂。这项具有开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最终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沈之荃又把目光投向了稀土。“中国稀土不稀,我就想能不能用稀土作催化剂,促成小分子聚合成高分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沈之荃开展稀土络合催化双烯烃聚合及其橡胶研究,此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沈之荃刚来浙大时,学校的化学科研刚起步,搞科研条件比较艰苦,经费也很少,沈之荃和她的同事们开展“高分子合成中进一步开拓应用稀土催化剂的研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沈之荃进一步推进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究,在高分子合成和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从而获得了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项。
沈之荃的科研总是不断创新,她在膜分离等科研工作中也取得了成果。作为访问学者,她曾赴美国阿克隆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作,在10多个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并受邀到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瑞士等10多个国家的30多所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讲演和访问。
“做科学研究,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实践,有些文献看不懂,我就动手实践,有点体会了再看就容易理解,看了再做、做了再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二是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要牵住牛鼻子,不能对什么都感兴趣,要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沈之荃在科研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国家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实现了她当年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成绩和荣誉应该归功于集体
1979年底,沈之荃和她的家人搬来杭州,没带什么家具,书却装了好几个箱子。勤俭、朴素是她的一贯作风。
刚来浙大时,沈之荃的办公室就在实验楼里,面积不足10平方米,对门就是实验室。柜子上放着学生的测量仪器,冰柜里存放有一些实验药品,难免散发出一些气味。座椅也已经褪色和破损,露出里面黄色的海绵。
桌上的一部普通电话还有一个故事。1998年夏天,时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到高分子系看望沈之荃,发现她的办公室条件很简陋,4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连直线电话都没有。回来后当天,张浚生要求有关部门为沈之荃办公室装上了电话。
直到近年学校新建了高分子系大楼,沈之荃才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相对宽敞的办公室。整洁而又简单的办公室里,没什么装饰品,只有一幅由同样从事高分子研究的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所写的字,“清雅——景仰沈之荃院士之风范”。
身为院士,沈之荃却从来不摆架子,待人总是和蔼可亲。2005年,浙江大学13届DMB(登攀)节邀请沈之荃为学生进行《科学与人生》名家讲座,当时年已74岁高龄的她,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里,坚持站在演讲台上。当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她坐着讲课时,她说:“站着讲更精神。”当天180人的报告厅被300多名学生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都静静地聆听着沈之荃的教诲。
乐于跟年轻人分享的沈之荃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种药物叫‘606’,科学家用606种化合物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终于找到了治疗梅毒的特效药。因此,这种药物就被叫做‘606’。”她认为,勤奋是最重要的,同时要“会”做事,讲究效率。
虽然取得了卓越成就和诸多荣誉,但沈之荃坚持认为“工作是大家做的,成绩和荣誉应该归功于集体”。光环之下的她,本色依旧淡然。她说,她只是一个普通人。
《中国科学报》 (2019-07-24 第5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