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凤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7/13 0:26:23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
科学家呼吁建立完善保护地体系

 

7月10日发表在《生态与进化趋势》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研究人员表示,中国通过机构调整、减少行政业务重叠,推进了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时呼吁对保护地体系重新分类,并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指出,“中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随着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强度大、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城市化加快等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带来较大影响。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保护地体系,把重要的栖息地保护起来。”

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中国各类保护地的数量如今超过1.2万个,覆盖的总土地面积略比美国阿拉斯加还大。虽然保护区占了约中国国土面积的20%,其效果却不彰。研究人员指出核心问题为破碎的管理制度。许多保护地由一个或多个不同管理目标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同时,有些区域过度保护,却忽略了其他迫切需要保护与管理的地区。

欧阳志云指出,政府已大力改革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管理,例如现在各类保护地均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各省自然资源也移交给自然资源部管理等。“因为这个机遇,我们可以开展全国统一的规划,建立保护地体系。希望通过改革,解决管理目标不一致、管理措施相互冲突、重复建设等问题。”他说。

此外,研究团队建议中国对保护地体系进行重新分类,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标准接轨,以获得更有效的结果。而且,保育工作应该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平衡。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杜克大学保育生态学系教授Stuart Pimm提到,“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管理这些区域。我们可以让它们保持自然状态、生物多样性,并同时鼓励旅游观光,以发展当地经济。让外界了解中国不仅有长城、紫禁城和兵马俑,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家公园,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16/j.tree.2019.05.009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