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9/7/3 9:51:29
选择字号:
教学的第一现场,是有学生的教室,而不是只有评委的赛场。
逐渐偏离的教学竞赛:真能提高教学水平吗?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不要寄希望通过教学竞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像不能通过竞技体育提高民族体质一样。提高民族体质的途径是大众体育,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场所在真实的教室里。

季梓轩(化名)是一名青年教师,2017年进入高校从教,两年的时间,他从茫然到成熟,这其中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让他印象尤为深刻。

“我所在的学校,每年只有这样一场针对教师教学的比赛,为的是让参赛者可以进行充分的准备。作为青年教师,我在比赛观摩学习的过程中见识到不同学科类型教师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有启发。”季梓轩说。

对于教学竞赛,有人爱也有人恨。比如就在前不久,《中国科学报》刊登了《为什么唯独中国有众多教学比赛》一文后,就引发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讨论。

翻看评论,诸如“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教学竞赛就像选秀节目,表演成分居多”“教学竞赛是为了发证定职称”等类似的批评之语甚多,直指教学竞赛中的痛点。

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竞赛究竟是好是坏?教学竞赛的正确“姿势”究竟应该什么样?

逐渐偏离的教学竞赛

“竞赛”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作用。

2016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自然也不例外,而教师以教学为根本,教学竞赛自然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活动。

在网络上检索词条“教学竞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某高校某教师荣获某教学竞赛、基本功大赛几等奖的喜讯。而报道中对于这些竞赛的主旨描述都是“关注教学”“提升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等,以教学为核心要素。

然而,立意深远的教学竞赛似乎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变了味道。

“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教学竞赛的举办,也体现了高校对教学的重视和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但在向下执行中被逐渐扭曲,不再突出教学,反而将重点放在了功利性目的上。”南方某高校青年教师王京(化名)告诉《中国科学报》,由于参赛名额有限,有些院系在通知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时会明确表示,往年参加过、拿到奖的教师就不要报名了,把名额留给其他明后年需要评职称的教师。

季梓轩有过相同的经历。作为新进教师的他就曾经被院长提醒过,“竞赛应该参加,要好好准备,在评讲师时会有加分”。

“从学校层面讲,教学竞赛的初衷是为了让教师提升基本功、注重教学,这样的作用是有的,但也给想评职称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加分的机会,其具有的功利性也是不可否认的。”季梓轩说。

而这种功利性究竟是好是坏,季梓轩坦言,“既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在他看来,教师除了本职工作,职称评审也是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职称评审无外乎两个方面,科研和教学。部分教师参与竞赛作为评职称的加分项,是可以理解的,但竞赛过程不能只满足于功利性的浅目标,还应把教学当作最重要的核心和标准”。

对此,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表示赞同,“只要设置了奖励措施,就会有人去追求,但不需要太过消极地看待问题,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是冲着奖励而去。激励教师关注教学、注重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才是主要目的。功利性不可避免,但教学竞赛本身的一些作用也是存在的。”

竞赛真能提高教学水平吗

既然教学竞赛的作用是让教师重视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那么仅靠教学竞赛真的能够做到吗?其作用是否如预想中那般有效呢?

“不要寄希望通过教学竞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像不能通过竞技体育提高民族体质一样。提高民族体质的途径是大众体育,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场所在真实的教室里。”武汉大学教授苏德超指出,举办教学比赛,比维持现状什么也不做要好,而比赛中获奖的教师,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不过,还应追问:他们平时上课也是这么讲的吗?也进行过这么夸张的准备吗?

对此,王京表示赞同,她所在高校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不到二十分钟的微课讲演,另一部分是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场完成一份教案。她坦言教学竞赛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场表演,“我们在一线教学非常好的老师,有的也不能在竞赛规定的20分钟时间内,完全展示出其丰富的学养和气质。有些可能平时教学并不太出色的老师,反而在这20分钟内,表演得非常好”。

“教学竞赛时间有限,片段是不可能反映全貌的,展示不出教师的全部教学能力,更不可能展示真实课堂上所运用的教学技能或智慧。因此,教学竞赛是在特定场合的表演,是一种秀。”别敦荣分析道。但他同时认为,准备和参与竞赛的过程,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如果各学校有条件,将竞赛和老师的实际教学考查结合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

此外,苏德超还指出,目前学校设置教学比赛的初衷是好的,但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比赛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能参加比赛的老师又往往基本功比较好。那些真正需要提高基本功的教师,在院系内部的初筛中已经被淘汰了,“这样一来,教学比赛就成了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是对更有基本功的教师的奖励之道,而不是那些缺乏基本功的教师的提升之道”。

“这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别敦荣说,教学竞赛应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不是为了竞赛而竞赛,而应该把培训和竞赛结合起来,在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广大教师来观摩,这样的竞赛可能会更有益处。”

采访中,别敦荣还建议,可以设置不同层次和类型教师的比赛。教学优秀的教师参加卓越竞赛,为新进的青年教师设置一些类似“新星”竞赛,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事实上,目前有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着手为新进教师、青年教师举办教学新星、教坛新星等教学竞赛。同时开展各学科的教学竞赛,以赛促练。

重视教学需要走进课堂

要想得到最好的体验,身临其境无疑是最佳选择。对于教学的重视和评价也是如此,只有真正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教学,才能将“教”字立起来。

身为一线教师的王京最为重视的就是自己的课堂,“我觉得课堂教学很重要,虽然现在有慕课,学生通过很多的电子资源也能掌握新知识,但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那种言传身教、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很多慕课和手机互动做不到的”。

王京每年都会翻新自己已有的教案和案例,为了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课下花费的时间要长得多。她强调,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认真的心态,备课要严谨,才能保证把最新、最系统的知识传递给学生,“非常可惜的是,现在很多教师可能不太重视课堂教学,功利性太强,某种程度会影响到学生”。

她指出,如今的职称评定会看很多方面,比如科研、教学、带学生参加竞赛等,但教学能力很难量化,课堂教学的权重也不大,“如果再将教学竞赛取消,在职称评定中就更看不到哪里体现教学了”。

作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线教师,苏德超对此有着相同的感受。在他看来,现在的教学管理者大多喜欢宣传教学比赛,而不太宣传和关注课堂授课,“我们可以理解教学管理者的管理困难:教学比赛非常容易指标化,课堂授课不容易指标化,尤其不容易进行跨校比较。但是,管理上的困难不应该成为借口”。

他指出,简单地通过数字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通病。不但教学管理中有这样的问题,在科研管理中也有这样的问题。科研强不强,不看论文内容,只看论文篇数;教学强不强,不看教学过程,只看教学比赛的获奖数。这样一来,把复杂的高校管理简化为小学加减法运算。长此以往,将会伤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

“教学是良心活,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可以反映出来的。教学的管理者应当开发出更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而不是简单地用教学比赛来替代。在做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时,设置的指标要跟学生和教师的直觉感受相协调,而不是只图模型建立上的方便。”苏德超建议。

竞赛要跟上教育教学思想步伐

除了重视走进课堂外,要想解锁高校教学竞赛的正确“姿势”,还要以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作为指导。

如今的教学竞赛中,诸如多媒体的使用、课堂的互动率、普通话的标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对授课时间把握的准确程度等外在可见的因素成了评分标准,但这些对于真正的教学过程而言,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学生并不在乎教师的PPT漂不漂亮、有多少互动、普通话好不好、教学过程流不流畅等这些竞赛型指标,他们在乎的是到底学没学到新东西。”苏德超说,教学的第一现场,是有学生的教室,而不是只有评委的赛场。

讲授古诗文、古代文人游刃有余的华中师范大学网红教授戴建业,就是鲜明的案例。他的普通话并不算好,但其古典文学造诣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的课场场爆满。

“现在很多竞赛实际都是在考查老师的口才,老师的口才好,评价就很高,会讲的人在竞赛中很有优势。”别敦荣提示,现代教学不再只依靠教师讲的功夫,而是希望教师具备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组织、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习,这是老师更重要的能力。”别敦荣坦言,教学比赛对这些方面考虑得较少,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考虑,因为在竞赛中没有条件来考虑。所以,竞赛怎样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来指导,真正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这是高校现在要特别关注的课题。

别敦荣强调,教师竞赛赛什么,竞技的项目、要考查的能力,都是需要仔细设计的,“现在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支配竞赛,考查的还是过去对于教师的能力需求。如果竞赛本身的观念落后,要求也是传统的,那么,教学竞赛就很难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学竞赛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教师”。

《中国科学报》 (2019-07-0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