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东洲 刘昊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9/6/17 11:41:09
选择字号:
释放创新活力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广西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
推进科体改革 放权赋权

 

这几天,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用材林研究所副所长陈虎博士正忙着拟写《马尾松根尖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基因发掘和表达研究》的项目申报书,准备申报广西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现在可以随时直接在网上填报,大大节约了时间,下半年就能知道结果。而且可以更为充分地凝练科学问题,提高申报书质量。”陈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为科研人员简除烦苛、松绑减负,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广西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和科研“放管服”改革,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

“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实现了从以往一年申报一次向常年受理申报、分批评估立项的转变,契合了科技创新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和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极大地释放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了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说。

科技项目可随时报

春季给松树授粉,夏季测定松脂产量,秋季收集松果,冬季测量松树生长情况……10多年来,广西林业科学院冯源恒博士一直专注于马尾松育种。

说起科研项目申报制度,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广西林业科学院从本世纪初发现马尾松球花异位突变现象后,经过近10年连续观测与材料积累,原本计划于2012年申报科技项目对该突变的遗传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然而,我们因客观原因错过该年度的申报时间。当次年准备继续申报时发现,已有研究单位申报其他松类的该类突变研究并获得立项。”冯源恒说。

改革之前,广西和全国一样,在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模式上遵循“一年一报”制,要求每年固定时间段进行集中申报。

“科技项目一年申报一次,错过了就得等下一年,到了申报时间必须全部停止所有科研和外业工作来写申报书。”陈虎说。

科技项目“一年一报”,曾经也让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秀荣很困扰:“申报时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时间重叠,往往累不堪言;科技管理信息平台不稳定,在项目提交的最后时限几乎瘫痪;申报程序繁琐……”

改革,从“痛点”“难点”入手。

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自2017年以来,广西建成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建立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5大类科技计划体系和项目形成机制,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

“实施科研项目申报常态制,项目申报由原来每年一次改为常年接受申报,符合条件的有关单位可按照当前最新发布的指南自行申报,广西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常年24小时开放接受系统填报。”广西科技厅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处负责人说。

在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能源动力楼,助理教授欧阳天成博士打开广西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网站,浏览起了所申报的科技项目“双离合变速器耦合系统NVH性能研究”的工作进度。

“项目什么时候成熟了什么时候报,直接在网上填报审核,大大节约了时间。而且申报系统填起来体验很好。”欧阳天成说。

如今,广西每年申报的项目数从改革前的5000多项增加到改革后的8000多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热情高涨,掀起了投身科研活动的新热潮。

项目经费使用更有效益

“这种绿壳蛋在市场上数量较少,售价是普通鸡蛋几倍不等。”拿起手机,杨秀荣教授向记者展示起了最近的项目研究成果。

在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广西地方鸡种质资源优良基因的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的资助下,杨秀荣教授的团队筛选出与广西地方鸡特色优良性状相关优良基因,并应用于优质肉鸡的育种,加快了广西优质肉鸡产业的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施,目前项目已获得国家级畜禽品种(配套系)2个,正在申报的国家级配套系达4个。

“以前光是申报这一环节就占去我们很多时间,现在的科技项目申报更加简捷方便。”杨秀荣说。

“动态管理模式下,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可以做到成熟一项立项一项,对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做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判断,有利于优质项目的立项和优质科研成果的产出。”广西科技厅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处负责人说。

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坚决破除一切不合理的“繁文缛节”,广西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断迸发。

“来,尝尝我们和企业合作的新成果多穗石柯茶。”端起一杯芳香的“甜茶”,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漓递给了记者。

广西林业科学院副院长马锦林带领的多穗石柯研究团队,集中技术力量,与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攻关,关键技术研究持续获得自治区科技项目立项支持,借助大型制药企业的专业开发平台,有望在2020年形成提取物、中药饮片等多种形式的产品,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天然植物药物。

“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结合研究领域,聚焦产业关键技术,项目立项水平和优质科研成果的产出也进一步提高。”杨漓说。

不仅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广西还加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力度,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解套”、科研经费“松绑”,极大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还间接带火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

仅2018年,广西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469项,各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移转化项目546项,完成技术输出和吸纳技术合同数达625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53.61亿元,技术交易额为129.28亿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115%和81.4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