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中科院动物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丁佳)5月24日晚, 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科学之夜”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火热上演,吸引了数千名科技爱好者前来参与。
此次“科学之夜”在充分展示中科院科研原始创新和重要科技成就的同时,针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运用多种现代展示手段技术,推出了二十余项充满科学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趣味亲子科学嘉年华活动。
在科普教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有的亲手制作了奇妙的候鸟旋转立体书、精美的昆虫标本,有的化身“博物馆小侦探”,亲身体验博物馆的寻宝之旅,见证了奇妙生物世界。
“科学快车”也开进了动物所大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墨子号”和“慧眼号”卫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这些科技明星都可以在 “科学快车”中找到身影;活动现场还有“牛奶烟花”、“指纹探案”、“鉴别墨迹”、 “眼疾手快”、“一分钟有多久”、“微表情连连看”、“显微镜观察”等有趣的科普产品互动体验,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魅力。
国家动物博物馆展示馆的濒危动物展厅、鸟类展厅、昆虫展厅、蝴蝶展厅,以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真菌与人类”科普展厅都有专业讲解员带领观众参观。平时由于保藏条件无法对公众开放的标本馆中的昆虫、鸟类和兽类标本分馆,以及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次活动中也向观众揭开了神秘面纱。
中央电视台“动物来啦”栏目也带来了一期科学之夜专属版的“动物来啦科学对话”节目,让大家感受到动物知识的魅力和快乐,现场欢声一片。在“科普作家面对面”活动里,参观者与科普大咖、科普图书作者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本次活动还安排了多项科普讲座,让听众有机会了解不同学科领域原汁原味的科学知识。动物所研究员孙悦华的《鸟类行为趣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的《凝望黑洞,从第一张照片说起》,浅显易懂、风趣幽默,激发了大家的科学兴趣。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今年的“科学之夜”活动还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依托刚刚建成的位于国家动物博物馆三楼的中科院“信念•传承•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宣传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代表科研报国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把自己科技的梦想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让科技报国的种子生根发芽。
“妈妈,我还没玩够,明年我还要再来!”两个多小时的快乐时光过得飞快,活动结束时,小朋友们都感觉意犹未尽,跟着爸爸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仍不时回头张望,并纷纷与家长约定,明年还要再来参加“科学之夜”活动。
据了解,自2017年起,中科院与科技部共同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科学之夜,旨在激发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浓厚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让公众感受不同领域科学的魅力。同时,宣传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