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4/1 9:10:37
选择字号:
探索宫颈癌防治的“中国模式”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前不久,在一场WHO“消除宫颈癌”行动中国力量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乔友林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4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2018年,全球约有57万妇女新诊断为宫颈癌,约31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其中高达86%的宫颈癌病例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

不过,随着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的普及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防控已达到WHO“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的标准。

在我国,201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宫颈癌新发与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1.1万例和3.4万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自2000年以来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我国宫颈癌防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人口基数大,不同地区经济、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如何应用针对不同地区适宜的筛查技术和HPV疫苗免疫注射,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我国防控宫颈癌的核心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郎景和表示。

早在2009年,我国便启动了农村“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截至2017年底,项目累计为7398万人次的适龄农村妇女提供了免费的宫颈检查,但因为基础条件较差、专业人员缺乏,目前农村地区的筛查覆盖率仍明显低于城市。

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由比尔·盖茨基金资助,乔友林领导的研究团队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成功研发并生产了careHPV检测技术,该方法操作简易、价格低廉,于2012年10月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上市,2018年7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体外诊断资格认证。

“除了筛查,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手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赵方辉告诉《中国科学报》,自2006年HPV疫苗问世以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证实。目前中国(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分别覆盖了2种、4种和9种高危HPV病毒亚型,其中二价疫苗包含的HPV16/18两种高危亚型是造成70%~80%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但目前我国适龄妇女中仅30%的人群接受了筛查,而在已引进的700万支进口疫苗中,不足1%的接种人群为9~14岁的女童。由此可见,我国防治宫颈癌依然任重而道远。”赵方辉说,目前进口疫苗价格高昂、供应不足,而我国适龄接种人口众多,HPV疫苗的供需缺口巨大,因此,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HPV疫苗的可及性,实现HPV疫苗的国产化。

可喜的是,由国家“863”项目支持、厦门大学自主研发的HPV16/18二价疫苗已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审批阶段,这或许开启我国宫颈癌防控的新篇章。

“我们只有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宫颈癌综合防治模式,并及时根据动态监测和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实现WHO‘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这一目标。”乔友林说。

《中国科学报》 (2019-04-01 第6版 医药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