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田 水稻所供图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属苏北鲁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典型生态区,拥有独特的农业发展资源禀赋。水稻是东海极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东海稻米则是我国22个最具价值的大米地理保护产品之一,其品质优良,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
不过,东海优质稻米产业振兴中仍存在优质稻品种少、种植模式滞后、栽培技术不配套、优质稻品种退化、产后加工技术不到位等问题。为此,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东海试验站、东海县农业农村局等开展协同攻关,为东海优质稻生产及大米品牌打造提供科技支撑。
好品种:促生产 创品牌
东海常年粮食种植面积近24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8万亩左右,亩产600公斤以上。粮食作物生产为稻麦两熟制种植,种植方式以直播为主。
“水稻绿色发展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做强做大东海大米品牌,必须针对东海麦后直播水稻生产实际,着力解决栽培技术与品种问题,适应东海水稻的发展需求。”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局长王述民表示。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介绍:“我们针对东海县优质稻米产业振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品种、栽培、加工等环节,开展了优质稻品种引进和筛选、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优质稻复壮提纯技术等协作攻关。”
专家认为,因生育期及种植方式原因,绝大多数苏南优质食味粳稻品种不适宜种植,东海优质稻米产业存在着优质稻品种少、主导品种不突出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2019年,该团队引进“嘉禾优7245”“嘉丰优2号”“嘉禾218”“秀优7113”等11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通过品种长势、食味、生育期、抗逆性、产量等表现,筛选出 “嘉优中科1号”“隆6优19”“南粳2728”“黄壳糯”等4个优质稻品种。
“引进及筛选系列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东海稻米品牌开发提供了保障。”胡培松说。此外,专家团队还开展了种子复壮提纯技术研究。
他们通过生产实际及技术调研,发现东海县优质稻米品牌打造中存在着“优香粳”等优质常规稻品种香味、米质退化等问题,不利于优质稻常年生产。下一步将开展优质常规稻种子复壮提纯技术研究,提出并制定优质常规稻种子复壮提纯方法,探索优质稻种子保存及合理生产措施,以保障优质稻可持续生产应用。
好技术:提供品质保障
除了缺乏较好的优质稻品种,东海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还有种植模式、栽培技术与优质稻品种不配套等问题。
为此,专家团队2019年开展了优质稻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并在东海县平明镇、张湾乡建立两个技术示范基地。其中,平明镇年年丰农场开展“南粳2728”“南粳505”“优香粳”等优质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张湾乡营屯村开展“嘉优中科1号”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
示范方采用叠盘出苗、基质育秧、麻地膜育秧、机械侧深施肥、窄行机插、缓控释肥、氮肥减施及后期诊断施肥、病虫草综合防控等核心技术,促进了优质稻机械化高效生产和绿色发展。
根据初步测算,平明镇年年丰农场基地200亩示范,优质稻产、加、销结合,延长产业链条,除去种子和移栽新增成本,与普通水稻直播种植相比,每亩可新增收益400元。
合理施肥及产后加工技术对稻米食味品质和口感有重要影响,而东海稻米加工环节普遍存在着产后加工技术不到位的问题。下一步,专家团队将与东海县盛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建立协作关系,优化稻米产后加工技术及品牌开发,为开展低温烘干、产后低温储藏技术及装备建设提供建议。
东海县与中国农科院的科技合作由来已久,是中国农科院首批4个乡村振兴示范县之一。“要进一步加强水稻绿色发展模式研发,集成品种、栽培、农机和植保等新绿色技术,并利用新技术支撑绿色发展模式,积极布局水稻全产业链,为水稻绿色发展提供支撑。”王述民指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