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韩天琪 王之康 许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23 9:16:26
选择字号: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道难解的“是非题”


 

受访专家

 


 

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操太圣: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刘锋杰: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者按

近日,几则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的新闻,让“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平时很少被人提及的群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几乎与此同时,有媒体曝出湖南大学69名弃学研究生中,有近八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更让人们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目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尴尬位置,多了一丝忧虑。

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真的已经做到了“同工同酬”?后者是否已经摆脱了“注水”的形象?社会公众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真的存在歧视?目前高校对于这一研究生群体的培养又是否已经进入正轨?

……

这些围绕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是非题”,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对此,本报特邀请多位教育界人士,针对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人才培养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希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一些启示。

问题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的现象引发了很多社会议论,此次湖南大学69名弃学研究生中,也有近八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似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考生和用人单位群体中,都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您认为这一现象是否正常,导致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别敦荣:学生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后退学,对于高校的招生计划来讲是一种损失,但也表明学生如今的想法与过去不同,他们开始理性地选择求学道路,会对其必要性和价值进行一定的衡量和选择,规划未来生涯。

上述现象在考生对本科、专科等院校的选择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研究生阶段还是一种新现象。学生开始尝试比较并做出选择,这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一种新变化,也可看作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发展,只是每个院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而已。当然,高校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不能坐等学生选择,而应该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从而吸引学生就读。

操太圣: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考生和用人单位群体中不受欢迎,可能基于以下原因:

其一,过往研究生培养中形成的偏见。特别是有一段时间,不少高校开设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项目,给外界一种“质量不高、有钱就行”的负面印象。由于其培养形式与现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形式类似,易让人们产生联想。

其二,在当下研究生培养中,高校有些力不从心。从教育政策的目的而言,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面向不同人群,就应该指向不同目标。换言之,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其主要对象是在职人员,工学矛盾如何转化为工学有机结合是关键。从一些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实践来看,这一难点暂未被有效攻克,致使口头上宣称同样质量、同样要求,但实际上由于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导师指导频次的差别,两类研究生培养的确存在差距。

刘锋杰:长期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不高,关键在于培养过程中不能保证学习时间,很容易被认为是“走过场”,这就会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把一门专业基本知识从头到尾系统地学一遍,最终带来的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上不去,用人单位当然不满意。

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人们总想通过节约时间的方法来快速培养学生,但“欲速则不达”,由于实际的教学时间不够,学生也不能自觉地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比如一般的研究生培养时间是三年,全日制研究生是实打实的三年脱产学习,而非全日制培养则一般为两年,又大多以集中较短时间为学习单位,这样一来,实际学习时间往往更短。如果学生的投入热情不高,那么,真正的学习时间就少得可怕,这怎么能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呢。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本是相同的,但前者在实施中往往大打折扣,课后不阅读文献、不做实验等情况非常严重,如此一来,学习质量就无从保证。

问题二:2016年,教育部发布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要求培养单位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在您看来,在通知已经下发三年后的今天,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否已经达到了“同等地位”?

别敦荣:教育部此前的确下发过文件,其指向是在教育过程中两者都要严格要求、认真培养,包括在管理上不可存在歧视思想。这一点毋庸置疑,高校应该做到。但要明确的是,两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有各自独特性,差别很大,不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我国高校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上一直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没有形成真正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还是在模仿借鉴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方式,就连教师有时也很迷惑,他们对应当如何教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生、两类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区别并不清楚。同样的院校、同样的导师、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授课方式,除了上课时间不同之外,培养方式几乎完全相同,同样的培养模式在就业环节遇到高低落差,就会引发大家对“歧视”的关注。

操太圣:尽管在2016年,教育部发布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要求培养单位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但“同等地位”的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同等地位”的前提要基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差异的基础上,而不是两者完全等同,否则就没有必要区分两类研究生。

其次,“同等地位”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体现,是给予两类研究生同样的重视,结合两类研究生的不同特点提供充足的人财物条件,而非用前者的标准要求后者。

第三,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来说,特别需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采用基于工作的学习方式,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将工作与研究生学习交融在一起,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陈洪捷:同一标准、同等质量,这是政策和规定,但在现有的体制下,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是无法标准统一、无法质量同等的。随着非全日制学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对“二等”研究生的抵制会进一步加强。原因在于目前的“标准”没有统一,而且标准趋于分裂。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用研究型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标准和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这必然导致标准无法统一。

问题三:目前,一些高校允许将全日制研究生调剂成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做法,引起了一定争议。国内一些高校也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定向类别。您认为,是否应该严格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要求,两者之间是否应该有彼此转换的通道?

操太圣:面对当前多样化的教育形势,非全日制研究生显然更适合在职人员攻读,一些学校允许将全日制研究生调剂成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做法,更多是从不浪费名额的角度考虑的,带来的后果是忘却了两类研究生性质的差异,并给研究生管理带来了混乱。

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工作负担,希望参加全日制学习,那么相关部门从满足人们接受优质教育需要的角度来说,的确有必要在制度设计上,让不同类型研究生之间有转换的路径。当然转换机制本身也涉及管理上的诸多事宜,如学分互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校有无这方面的自主权,这是机制转换有无可能的前提条件。

陈洪捷:目前的问题就是没有对两者进行区分。区分两者不仅仅是意愿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转换应当是特例,两类研究生分途培养是关键。

刘锋杰: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要求肯定有区别,录取标准也不尽相同。至于二者之间能不能转换,从理论上来讲,是应该鼓励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转换为全日制研究生,这是鼓励研究生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的一种途径。我认为,如果有转换通道的话,必须要由国家有关部门掌握相关政策,防止高校各自为政,那样无法保证执行中的规范性。

问题四:面对当前多样化的教育形势,您认为要想改善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境况,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我们还应注意哪方面的问题?

别敦荣:研究生教育中有很多的名词和概念,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型、学术型、脱产、在职等,有时会使考生感到困惑,不能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招生单位在招生宣传中,对其招收的不同类别的研究生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宣传,让考生获得充分的信息做出选择和判断。

总而言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选择权在考生手上,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招生计划和实际招生情况,开通调剂通道,但要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让考生明确两者间的差别,最终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陈洪捷: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与相应的职业行业密切联系起来,否则只会培养一种谁也看不起的“二等”研究生。就是说,行业应当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角,高校应当是配角。

刘锋杰:进一步加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首先要强化教学环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意识往往容易懈怠,放松要求,如果学校和老师再放任自流的话,培养质量确实是很难提高的。在具体方法上,首先要保证他们每年都有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脱产学习,条件允许的可集中一个、二个月、三个月,不允许的,也应集中一周、二周时间,这样才会大大提高培养效率。

其次要严格考核环节。我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都有“严进宽出”的问题,反映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上也同样如此,尽管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很差,相关培养单位也希望他们尽快毕业,所以放宽标准也就势在必行,这无益于提高培养质量,当然也就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建议严格要求毕业论文,并设立相关的由国家组织的统一毕业考试,来提高培养质量。设立这样的制度门槛,才能最终倒逼教学环节的质量提升。

(本篇稿件由本报记者袁一雪、韩天琪、王之康,见习记者许悦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9-10-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