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闻佳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9/10/10 10:12:38
选择字号:
诺奖级新药被中国团队率先推向临床,瑞金医院陈楠教授披露鲜为人知的细节
“全球首发”背后,是八年艰辛上市路

 

今年7月,罗沙司他在中国的两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在顶尖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中国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罗沙司他实现了三“首”突破——首个针对全球创新治疗靶点HIF(即本次诺奖涉及的“低氧诱导因子”)的药物、首个中国本土孵化的药物、率先在中国获批的全球首创原研药

在中国,慢性肾病患者如今可以配到一款口服药以改善贫血。这款新药,名叫“罗沙司他”。

随着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新晋诺奖得主与这款新药之间一段长达八年之久的奋战路开始浮出水面——“罗沙司他”正是全球首个依据本次诺奖涉及的低氧感应机制成功转化的新药,且是由中国团队率先推向临床应用的。

其实,日本、美国等多国都在进行相关上市前的临床试验。那么,中国究竟是如何突出重围、拿到这款新药的“全球首发”的?

此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公布后,促成该药在中国率先上市的临床试验领衔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陈楠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披露了这一前后历时八年的研究项目,分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不去想未来”的临床研究促成了三“首”突破

由于应用了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涉及的“氧感知通路”原理,“罗沙司他”新近得名——“诺奖级成果”。更难得的是,中国患者率先于全球患者享受到了这一“诺奖级成果”。

目前世界上平均每10个人中间就有一名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中国患者就有1.2亿。肾病患者群体庞大,而贫血是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增加死亡风险。因此,控制贫血,对慢性肾病患者十分重要。

据介绍,针对肾性贫血的传统疗法是输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这个疗法已在临床应用了30多年,且至今还在临床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我国著名肾病专家、瑞金医院陈楠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先强调,这一传统疗法时下仍在帮助着很多患者,建立了卓越功勋。只是如今,患者又多了一个新选择——口服罗沙司他。而这一里程碑式的治疗新选择,还是中国患者特有的福利。谈及这点,陈楠感慨万千。因为,正是她领衔的新药临床试验项目,证明了今年摘获诺奖的这个源自实验室的发现能用在病人身上,让罗沙司他真正走通了新药上市路。

2010年左右,陈楠及其团队去美国参加肾脏病年会时,在时任华山医院肾脏病科主任林善锬教授的牵线下,陈楠同珐博进公司建立了联系。鉴于瑞金医院肾脏科在临床研究上的良好声誉,在较为关键的2期临床试验阶段,珐博进公司委托陈楠和仁济医院肾脏科钱家麒教授牵头相关临床试验。

“我们当时联系了十多家医院,罗沙司他是全新的靶点,没经验可以借鉴。”陈楠坦言,当时大家并没有去想这个药物未来能走多远,只想着如何把2期临床试验做好。这个“不去想未来”的起点,促成了后来的很多事。2018年12月,罗沙司他在中国率先获批上市,其关键的2期和3期临床试验均由陈楠及其团队牵头完成。走通新药上市路,依据的是实打实的数据。今年7月,罗沙司他在中国的两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在顶尖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中国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罗沙司他实现了三“首”突破——首个针对全球创新治疗靶点HIF(即本次诺奖涉及的“低氧诱导因子”)的药物、首个中国本土孵化的药物、率先在中国获批的全球首创原研药。

让外国人从“疑虑到相信”,临床研究在中国渐获重视

“罗沙司他的问世,既是近年来中国药品监管大力改革的成果,也与国内临床试验水平的提升密不可分。”陈楠说,八年前,在国内启动临床试验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方面,国内大环境并不重视临床试验;另一方面,患者也对临床试验心存疑虑,“往往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找到符合条件的患者,他们入组后却不来了,试验就因缺少入组患者半途而废”。

此外,国外的制药公司也一度对中国的临床试验水平缺乏信任。陈楠记得,10年前,国内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牵头做一项临床试验研究,“我们当时是参与方,其他40余家合作单位都召集好了,启动会也开了,外国制药公司却突然终止了这个项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存有疑虑,担心数据溯源做得不好。”

在业内,制药公司要做成一个新药,素有“九死一生”的说法——90%以上的实验室新药最终“死”在上市的路上。比如,有的新药在动物实验阶段很有效,但在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就重复不出同样的理想效果,科学家十多年的心血就此“清零”。陈楠对此很受触动。其实,正是这份触动,让她后来选择“全力投入”罗沙司他项目的2期临床试验。

如今的罗沙司他,是一个经无数实验反复验证、拥有明确剂量的胶囊,而这项工作是陈楠及其国内合作研究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为摸清有效剂量,这些研究者设计了从低到高的多种剂量,并按患者体重调整。在临床试验进行中,陈楠及其团队与珐博进公司一直保持密切沟通。“我们不停地讨论、培训,保证严格遵循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标准。”陈楠回忆,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试验阶段大家无比小心、谨慎,直到最后2期结果出来非常好,才给了大家巨大的信心。

“我们真是赶上了药监改革的春风”

新药要走通上市路,至少要经历2期临床、3期临床试验。就在罗沙司他的2期临床试验结束后,2015年下半年,罗沙司他的3期临床试验终于获批。这次,陈楠和华山医院的郝传明教授,以及30家医院共同合作,出色完成了3期临床试验。

在此过程中,由于罗沙司他从未在全球其他地方获批,国家药监局、珐博进公司等都对此非常审慎,不断派员稽查。“他们都非常严谨,要求数据溯源,让我们随时提供原始资料。”陈楠回忆。

历经严格审查,去年12月,罗沙司他最终作为国产1.1类新药获得我国国家药监局加速审批上市。“我们真是赶上了药监改革的春风。”陈楠感慨道。

谈及罗沙司他的成功,陈楠一再强调,这是无数人合作的成果,尤其在获知“氧感知通路”研究获得新科诺奖,她直言,“没有他们的开拓性研究,就没有我们后来人在这条道路上的持续深入探索,他们的研究是奠基性的,非常伟大。”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罗沙司他的临床研究,陈楠与本次新科诺奖得主之一的威廉·凯林有过学术探讨,“得知我们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正是沿着他们的最初发现而进行的,他本人也非常高兴。”

罗沙司他让我们相信——在人类战胜疾病的道路上,从来不缺智慧、勇气以及一些些的运气。

相关专题:2019年诺贝尔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