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9/20 11:34:50
选择字号:
脱欧让英国放眼全球科学合作
——访英国国家航天中心主任安努·奥吉哈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奥吉哈在英国开放日作报告 冯丽妃摄

现在,距离英国脱离欧盟仅余半年。“未来一年,对英国科学家来说将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一年。”在9月15日英国大使馆开放日活动上,英国国家航天中心主任、英国国家航天学院主任、莱斯特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安努·奥吉哈(Anu Ojha)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说。奥吉哈表示,从科学组织角度看,离开欧盟确实给英国带来挑战。不过,他同时认为这也在带来机遇,那就是迫使一些英国科学机构不得不在全球层面寻找合作。

“就个人观点来说,我反对离开欧盟,因为欧盟拥有强大的科学实力。但现实是我们在脱欧,因此需要寻求最大化的合作机遇。”奥吉哈说。在此背景下,更多英国科研机构将面向全球,与欧洲以外的亚洲、非洲国家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内部布局 跨越过渡

为了应对脱欧带来的潜在挑战,英国政府已经提出跨越这一过渡阶段的系列战略框架。奥吉哈举例说,比如针对过渡期间的不确定性,划拨出过渡资金应对潜在挑战,重组了科学资助机构,并提出了新的产业策略等。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研究和创新理事会(UKRI)的成立可谓是该国数十年研究政策中最大的一次变革。从2015年起,英国政府开始实施一项计划,把原来为研究和创新提供公共资助的9个机构全部整合到这一机构之下,并承诺对科学研究做出空前支持。

“我认为重组英国科学资助机构的做法非常大胆和雄心勃勃。”奥吉哈表示,UKRI下属的各个研究理事会均承诺增加资金投入,而且已经在这样做。他所在的科学技术设施理事会(STFC)就是如此。“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脱欧,而是告别过去,是对英国科学真正的重组。”他补充说。

在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奥吉哈表示,英国政府的另一个期待是促进科学界与产业界的合作,把科学技术转化为更大的产业影响力。同时,促进传统化学、物理学、医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我们需要让科学界与产业界更紧密地协作,不仅是在应用层面,而且要让科学产业化和商业化,对社会产生影响。最终,这将有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奥吉哈说。英国以前也有科学与产业方面的成功合作案例,但却没有战略层面的规划,现在UKRI将设法让整个科学界与产业界进行战略性合作。

“但由于UKRI刚刚成立,我们建成这样的环境才5个月,这一切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谈论成绩为时尚早。”奥吉哈说,作为一项战略性计划,它有雄心、有创新性,但接下来几年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我们会让产业界真正意识到科学界的能量。”

放眼未来 催化合作

面对脱欧之后英国科学的发展,奥吉哈认为,长期来看,这将会催化英国在欧洲以外的更多合作。“我对未来抱乐观态度,但也必须现实一些。”他说,“人们往往会选择以两种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合作与竞争。对我来说,发现潜在的合作领域是最重要的,没有理由不这么做。”

中英两国在航天科学方面的合作已经超过10年,他表示,尽管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双方在某些领域的合作仍存在局限性,但彼此间的合作领域正在日益增多。比如,双方在航天员训练、未来航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作为中英政府层面空间科技战略合作项目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奥吉哈对中国航天科学的发展印象深刻。“2003年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太空;2008年中国实现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建立;2013年中国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采访过程中,奥吉哈对中国近年来的科学进展如数家珍。

在当天开放日上题为《空间科学——那又怎么样》的演讲中,奥吉哈表示,尽管中国空间科学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迅速,而且最近几年成绩受到世界瞩目。“比如量子卫星‘墨子’号、暗物质卫星‘悟空’……这些都是前人没有做过而中国首先在做的事情。”他说,“中英合作,英国不只是在输出知识,同时也在向中国学习新知识。”

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还赴英参加了第一届2018中英空间科学夏令营。“中英两国青年之间的合作非常关键,他们是富有创造性的发明者,是下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是未来中英合作的纽带和催化剂。”奥吉哈说,“我相信合作,因为科学是普遍的、全世界的。”

《中国科学报》 (2018-09-20 第3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