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新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9/7 9:33:12
选择字号:
古地图 新地图:从二维空间到多维空间

 

■本报记者 温新红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刚刚结束,此次会议推进了中非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有意思的是,从目前的地图来看,中国是最早在地图上表达非洲大陆的,中国与非洲“联结”在明朝就有了。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是人类对地理空间认知的工具。当下,地图已成为大数据的集中体现,运用于现代人生活,以及经济、军事、环境等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保留下的古地图又为研究者在科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等领域提供了形象材料——有的地图为历史上的谜团提供了线索,或者本身就是一个待解之谜。

《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地图领域的学者,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作为工具的地图和有着文化内涵的地图。

从二维空间到多维空间

“现在通过手机地图就知道你在哪儿,你可以查到想去的饭店,查到店里的菜品、价格,甚至预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图学家高俊向记者表示,现代地图的功能已远远超过传统地图,但是,“这些都是在传统地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传统地图只是描绘地面,现代地图扩展到描绘空间分布的现象,包括社会现象、经济发展、政治形势、人口、历史的轨迹等,几乎一切与空间存在关系的现象和事物,都可以在地图上表达。而且地图表达的结果,比文字更生动、更清晰。

“近几年,地图发展得很快。”高俊解释说,此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地图本身来做,限制在地图学的范围里寻找最好的表示方法,如怎么把地图做得更精致。更新快、精度高、现实性好,可信度就越高。

而现在,随着人们对环境及空间认知的深化,地图在一定程度,已从物理空间进展到认识空间、意识空间,从二维空间变成多维空间。

“空间的范围还在逐步扩大,到虚拟空间、网络空间,以及赛博空间。”高俊说,以计算机和大数据为基础制作多维虚拟空间,事实上很多物理空间的现象是看不见的,因此用虚拟现实的方法才使它们可视,即“可视化”。

以军事上联合作战地图为例,原先的军事地图仅能表示出打仗地点的山地、河流、人文等,现在则可以利用虚拟环境来进行作战模拟推演,在环境里展示各种方案的对抗。

“指挥员面前的地图,已不是一般地图,是综合的作战指挥可视化平台。”高俊说,尽管有人不认为这是地图,但事实上,最后的数据汇总、相互关系的显示还是靠地图学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现代地图?我认为是具有空间基准的、以动态来描述社会的现象和物质运动的图。”高俊表示。

和其他学科一样,地图学的发展必然是要跨学科的。

因此,高俊提出,对于地图史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或者从技术的角度都有一些局限性,如果从空间认知的角度研究地图史,那么地图就代表那个时代人类对空间认识的水平和程度,这是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近年来,我国的地图学史研究出现了繁荣景象,已打破了几十年的沉闷空气。”高俊对此很欣喜,他认为,早期研究地图史的大多是地理学家和文献目录学家,随着测绘科学技术及其生产管理体系的出现,地图作为测绘业务的最终产品,其发展进步的历史引起了测绘专家的重视。后来,地图的文化和艺术特征又激发了人文学者的兴趣。“地图是空间认知工具的观点逐渐被学术界认可,这是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可能从内容到式样改变传统地图的生态。”

从交流到传播

现代地图体现的是大数据,为当代人提供诸多便利;古地图则表达出丰富的内容。

高俊特别提到,除地图学通史之外,这几年进展最快、生命力最强、成果最多的是对著名珍品地图的深化认识和馆藏古地图的发掘和分析。古地图在版图领土、经济发展、地缘关系、政策制定、气候变化、人文历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历史鉴证作用日益突显。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刚刚结束,此次会议推进了中非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有意思的是,从目前的地图来看,中国是最早在地图上表达非洲大陆的,中国与非洲“联结”在明朝就有了。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为时两个月的展览,其中包括《两仪玄览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等几幅重要地图。前者于1949年在沈阳故宫被发现,该展览把地图扩展到一面墙那么大,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世界各国的地理以及汉文的地名与满文的注记。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是朝鲜人于1402年绘制的第一幅世界地图,主要依据当时两位来华使臣从中国带回去的两幅地图。

“核心问题是这幅图是如何在永乐之前,将非洲和欧洲画出来的?”中国地图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汪前进对这次展览赞赏有加,同时也向记者介绍了这幅地图的来源和价值。

但他提到还有一幅更重要的地图,绘制时间比《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更早,且为中国人所绘,即《大明混一图》。

《大明混一图》清楚地标出了非洲、欧洲、地中海、尼罗河等地。汪前进对这幅地图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这幅图绘制时间约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比上一幅地图早十几年。

两幅地图都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绘制出来了,图中的非洲和欧洲,绘制者是如何知道的?汪前进认为应该是依据阿拉伯地图绘制的,“通过地图能看到文化的交流和科学的传播”。

十几年前,《天下全舆总图》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该图不仅绘制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甚至还有南极洲和美洲。此图的收藏者认为,此图虽绘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但是一张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的复制品,反映了天下诸番向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进贡的场景。

不少学者都不认为这幅地图是明代绘制的。汪前进说,从这幅地图中绘的“东、西两半球”就能看出其破绽所在。

中国传统主流观念中“天圆地方”为正统,如人们熟知的古代“圜丘祀天”与“方泽祭地”,所以中国人在利玛窦来华之前是不会绘制两个圆形的半球地图的。

而古希腊人很早就认为地是圆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完美的天体是圆的,地是天体,所以也是圆的。欧洲人大多数时间认为地球是圆的,他们的这一思想虽然三次传入中国(第一次在唐朝以前,第二次在元朝),但只有到了第三次明末时才被较多的人接受。

汪前进认为,所以,《天下全舆总图》只能绘制在第三次之后,乾隆二十八年应该是此图的初绘时间,依据的是来华传教士带来的地图。

从读图到地图文化

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使古地图研究的细化和深化成为可能,高分复制设备促使了精品古地图作品选集出版,从目录学索引到地图实物影像的参照,从根本上改变了读者的研究方法。

“读图时代,形象直观的地图容易让人们接受。”汪前进认为,“自带光环”是当下古地图在民间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

古地图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现在一些省市在编地方历史地图时、有些机构在进行水利建设与城市规划时都需要古地图,而对于近年来的钓鱼岛、黄岩岛、西沙、南海等海疆权益保护问题,古地图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对于历史问题,地图更是可以作为直接证据。汪前进举了一个例子,日本在侵华前绘制了很多详细、精确的中国地图,这些地图是他们侵华的证据,还有研究者在地图中找到了日本人否认的南京大屠杀的一个重要地点。

海洋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梁二平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专注于海洋地图研究,策划了多次相关展览,并出版了多本图书。在他看来,虽然现在对古地图有兴趣的人多了,但“中国民间一直没有良好的地理学传统”。

西方民间有着至少500年的研究收藏地图历史,而中国则是在改革开放后,地图才与公众有了联系。有一些文化人开始研究地图,并推广普及地图文化,至今不过40年。

非科班出身的研究者中,有“北杨南梁”之称,“北杨”是杨浪,“南梁”是梁二平,前者出版了《地图的发现》(正、续编)。

民间地图研究者,多是从收藏地图开始,如杨浪,几十年收藏了几千张(册)各类地图。

梁二平则以收藏海洋地图为主,他的书《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出版过多个版本,每次再版他都“乐此不疲地修订”。

研究古地图,能看到一些国家如何通过航海探险与海上贸易崛起,如何有了地理发现,如何在地图上“用心”篡改和遮蔽。“能够还原一段历史,是非常有趣的事。”梁二平表示,没有古地图就没有证据,更无从谈还原。

从业余到专业

今年春节晚会上,一幅长卷古地图《丝路山水地图》惊艳了全国电视观众。整幅地图采用中国国画的碧绿山水方式绘成,幅宽0.59米,长30.12米,绘于缣帛之上。

此后这幅图的真假、图名等又引起争议。从另一方面来看,无疑是中国古地图的一次科普。

汪前进向记者解读了这幅图。他不否认《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古地图,但至少图名的确存在问题。

一般来说,古地图图名有三种类型:一是原图图名,为绘者自题;二是若原图无名,收藏家拟名;三是今人代取。汪前进认为,为古地图拟名应根据古图的内容、类型、地域、年代等要素来定名,要符合历史,而不是根据现代的概念与现实的需求。《丝路山水地图》原名不得而知,因收藏者写了“蒙古山水地图”几个字,所以北京大学教授、该图研究者林梅村依此命名,这个尚且说得过去,但要清楚地交代为收藏者所标名;出镜时定名为“丝路山水地图”,这就不符合历史事实与定名惯例。

地图是地理的形象表达,地图测绘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汪前进认为,学习与研究古地图首先要了解地图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地图的功能、特点是什么,了解不同时期的地图不仅是地理知识的载体,也是思想观念、文化观念、政治观念等的载体。

比如说中国古地图很少画疆界,即“有疆无界”现象,这是古代地理学的观念,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观念。

又如中国古地图的方位表达与现在不同,宋以前的地图,是南在上、北在下,宋之后全国地图就改成北在上、南在下。但如果是局部地图,则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可以在上,所以看地图时一定要先看清楚方位。

中国古人画地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见到什么画什么,即做加法,固然是实事求是,但是缺乏想象力;欧洲古人画地图是根据逻辑推理,虽然没有看到,他们觉得应该有,就先画上,发现没有了,再去掉,这叫做减法。如他们早期的地图上就画了南极(称为未知大陆),这是从力学的角度推测如果地球的北半球有连续的大陆,南半球也一定会有,不然地球在空中就会翻转,后来通过探险,发现没有那么大,就一次次往下减,减到实际情况的样子。之所以许多流传下来的古图上有南极大陆,并不是因为他们去探险过。如果不知道这一特点,还会认为欧洲人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有南极的存在。

汪前进说,中国专门做古地图研究的人还是不多,但现在使用到古地图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加入,相信会促进并丰富古地图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18-09-0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