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东
古丝绸之路连通亚洲、欧洲和非洲,孕育和繁荣了多个伟大的人类文明,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带动了沿线经济文化的崛起与发展。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之际,我们欣慰地看到,丝路沿线国家一个个工程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蓄势待发,“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范围广、变化多、环境复杂等一系列特征,同时面临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数字鸿沟、城市扩展、人口密集、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缺乏等一系列挑战。
“一带一路”区域拥有全球65%以上的人口,包括北京、开罗、莫斯科、马尼拉、伊斯坦布尔等18个人口超过一千万的特大城市群。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一项关键挑战。
“一带一路”区域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了高亚洲的积雪、冰川和冻土,俄罗斯的森林和草原,蒙古的沙漠等众多类型。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突出,众多丝路沿海地区正遭受海平面上升、过度捕捞和污染带来的影响,中亚地区咸海的水量在过去50年里减少了近90%。
“一带一路”区域还有不少濒危世界遗产地正在遭受城市无序扩张、森林砍伐、过度开采等威胁,例如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所罗门群岛东伦内尔岛上的珊瑚环礁等。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多属农业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以上,有4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社会经济发展受粮食供应波动的影响很大。
自然灾害则是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另一个威胁因素。全球约有85%的重大地震、海啸、台风、洪水和干旱灾害发生在丝路区域。1995年至2014年间,全球遭受灾害损失最严重的10个国家中,有7个位于“一带一路”地区。
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一带一路”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将会加速消失,丝路建设面临的风险有加剧的可能。
科学、技术和创新是应对上述问题与挑战的强大武器。比如用科学的理念认知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用天地一体化的观测来分析宏观格局与发展潜力问题,用重大基础设施的集成信息服务管理决策问题,以开放访问的方式使科学家、决策者和公众用户及时掌握“一带一路”的历史变化、发展过程和趋势等。
当然,在“一带一路”实施科技创新尚面临一系列障碍,比如一些决策者和科学家及从业者对科技创新的潜力认识不足;丝路沿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数字鸿沟;国家间、领域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沟通机制;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沉寂在大学、政府机构的资料库里而难以发挥作用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足见科技创新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科技创新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锐器,科技创新的程度决定着“一带一路”成功的高度。应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对“一带一路”发展的支撑,使“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树立科技创新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对空间科技、纳米科技、量子科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当代高科技手段的作用和能力的宣传,让决策者、企业界、科技界等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和创新对建设“一带一路”的促进作用,让“一带一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建设重大基础设施以保证数据的获取与更新、权威汇集与高效处理,实现对重要科技数据的长期保存和管理,建立大型、可共享、多功能的开放平台,保障数据的收集、存储、维护、管理、分析等,实现科学分析和集成应用能力。
促进数据共享和互通互用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数据的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均衡,而数据开放共享是保障各国民众共同受益的基础。要提高“一带一路”国家数据的互通互用能力,达到只要有终端和互联网,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到大数据提供的多样性服务的目标。
发起“科技丝路”国际大科学计划。把“一带一路”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使沿线国家在适应气候和环境变化、减轻灾害风险、科学管理水资源、提高农业和粮食安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城市和基础设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发展和管理海洋及海岸带等方面充分合作,支撑“一带一路”发展。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机构、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协作,汲取与分享更多的智慧资源;共同发起联合研究计划,共建联合实验室,建立科技联盟,成立国际卓越中心等,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5年前,“一带一路”扬帆启航,开启未来;5年来,“一带一路”乘风破浪,成果丰硕;在新的征程中,“一带一路”将驶向浩瀚的大洋,而科技创新肩负着光荣的护航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一带一路”这艘历史的巨轮驶得更稳、更远、更长。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 (2018-09-0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