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万生 张平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7/17 9:43:18
选择字号:
大连理工硅变形诱导制造新型纳米结构研究获进展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张振宇教授及其博士生王博、崔俊峰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精密制造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在硅的变形诱导制造新型纳米结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通讯》(Nano Letters) 期刊发表文章。

硅主导了消费电子、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半导体器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电子工业的基础。纳米结构的性能相对于块体材料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硅的变形诱导纳米结构在过去的50年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的变形诱导方法主要是金刚石砧板、压缩、划擦、弯曲、纳米压痕和纳米划擦。金刚石砧板是采用静水压力的准静态方法加载。划擦的切削速度为2.67-10 mm/s,在微米尺度而不是纳米尺度表征硅的显微结构的变化。纳米划擦的速度是0.4μm/s,纳米压痕在空气中和原位透射电镜中的速度分别为8和60 nm/s,透射电镜原位纳米力学弯曲加载的速度为10-30 nm/s,压缩的速度为2-4 nm/s,拉伸的速度为5 nm/s。高性能硅器件的加工和制造加载速度为15-18 m/s,使目前的变形诱导制造纳米结构的方法与实际的加工速度相差3-10个量级。

针对这个难题,大连理工大学自行设计制造了刃口半径为2.5μm、投影角为140.7°的单颗磨粒金刚石刀具,研制了单颗磨粒纳米深度超精密磨削装备,实现了磨削速度为40.2 m/s的单颗磨粒纳米深度超精密磨削试验新方法,在切削深度为33 nm的时候加工出含有非晶、新的四方相、滑移带、孪晶超晶格和单晶的新型纳米结构。

新型纳米结构的不同显微结构具有不同的力学、电学和光学性能,在晶体管、IC、二极管、太阳能电池、能量存储系统、MEMS和NEMS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并为新型高性能器件与装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