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国门,打开眼界 |
清华大学出国留学工作四十周年座谈会侧记 |
|
座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 王之康
40年前的6月23日,邓小平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向美国派遣了第一批留学人员52名,从此拉开了我国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序幕,启动了新时期的留学大潮。
如今,从第一批的52名留学人员,到2017年出国的60.84 万留学生,一批又一批留学人员成为中国开放、富强的见证。
近日,清华大学举行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工作四十周年暨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国际交流合作专题座谈会,第一批赴美留学的“80后”或“准80后”张楚汉、李衍达、柳百成三位院士以及赵南明教授回顾了那段峥嵘岁月。
见证中美建交
“1978年12月26日,为了赶在中美建交前夕到达美国,我们乘法航途经巴黎转乘美航,历经25小时抵达华盛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张楚汉回忆道。
而在巴黎转机时,第一次出国的他们还闹出了“笑话”。
“当时经济落后,外汇奇缺。我们50个人只有50美元,在领队兜里揣着。我们当时听说国外到处要小费,上厕所也要给小费,就特别紧张,害怕拿不出美元来。所以飞机降落在巴黎后,我们互相使眼神,赶紧排队一个个上厕所。”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南明说起那段往事,哈哈大笑起来,“出国前夕,我们统一做了西装、帽子和包,都是一样的。巴黎可是时髦之都,我们到了那儿,仿佛成了‘外星来客’。”
美国时间1978年12月27日下午,他们一行终于抵达纽约国际机场。
作为领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柳百成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一出海关,成群的美国记者堵在那里。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吴葆祯大夫代表大家用英语宣读了他们在飞机上起草好的声明。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不仅为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是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此时,柳百成对于声明的最后几句记忆尤深。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不久之后,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美国。
“我们有幸见证了中美建交,亲眼目睹中国驻美大使馆馆牌的竖立,与小平同志合影,出席卡特总统夫人的招待会,华人科学家杨振宁、任之恭先生等先后来到使馆和我们见面。”张楚汉说。
熬夜学习编程
美国留学期间,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成了他们最常去的地方。
“我们夜以继日地学习,每天晚上搭午夜的末班校车返回住地,为的就是回国后可以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考卷。”张楚汉说。
在赵南明的印象里,留学的那两年时间,是他这么多年来工作强度最大的两年。他当初是从农村考到清华,学的是俄语,之前并没有学过英语。
“我一开始搞原子能,会看英文文献,但说英语就不行了。”赵南明说,到美国后,他一般要晚上12点才离开实验室,从来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我知道国家派我们出来不容易,动荡十年失去的时间,我们要拼命抢回来。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学校!”
而让柳百成印象颇深的,则是学习电脑。
刚到美国麦迪逊市时,他住在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家里。有一天,他看到房东七八岁的儿子正在玩苹果电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出国前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电脑,但在美国,一个儿童都能操作自如。
“当时我就感觉到,将来有一天,也许电脑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柳百成说,从此,他经常深夜喝着咖啡,熬到凌晨两三点,学习计算机高级语言。
17 人成为院士
不过,对于首批赴美留学生来说,要说最大的感受,那就莫过于打开眼界了。
“在美国,我在信号处理小组做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当时没有发论文,后来教授和美国方面的人都找到过我。”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李衍达说,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要敢于做开创性的工作,一定要有自信,不能靠别人,也不能只靠论文来评价。“在美国那段时间,对于我们大开眼界真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其实,走出国门除了让他们打开了眼界,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成才。据统计,在这52人中,归国后有17人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分幸运,我们回国后碰上了国家建设新高潮、教育大发展、科技大创新的时代。投身于国家史无前例的改革发展的40年,也亲历了清华从相对落后到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40年。”张楚汉回国后投身于高坝水电关键技术研究,南水北调工程的勘察、设计、建设与研究,在汶川地震唐家山北川灾后重建等工作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于柳百成来说,赴美留学成为他学术人生的里程碑。
“那次留学让我取得了三大收获:掌握先进仪器、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国际合作基础。”柳百成后来开辟了用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学术新领域。
如今,这批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就像柳百成所说,“要响应国家的号召‘退而不休’,继续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世界制造强国贡献微薄的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8-07-03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