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晖(左)在指导学生。
当你在作重大抉择时,一定要问清自己内心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离开了对国际前沿的探索,离开了对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研究,自己就会失去快乐。
■本报记者 王之康 通讯员 王伟 马腾跃
如今,说起认知无线电领域的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会被提到的,那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吴启晖。
近年来,他围绕认知与决策信息论、电磁频谱空间、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展开研究,发表SCI论文120余篇,IEEE期刊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其中,ESI数位列认知无线电领域大陆学者第一位,其中1篇还进入了世界前0.1%。
不过,也许人们都知道吴启晖拥有很多头衔,比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但却鲜有人知他曾放弃百万年薪,坚持做一个以梦为马的科研追梦者。
初心筑梦:弃高薪到南航
自1990年考入解放军理工大学,吴启晖便与无线电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他之前一直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直到2005年才开始接触认知无线电。
“当时,我正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认知无线电研究的文章,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把大脑装入无线通信系统。”吴启晖说,当时仿佛瞬间触电一般,因为这和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领域高度契合,而智能的层次却高了很多。
于是,他便沿着认知无线电这一研究方向走了下去,2008年开始参与相关的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等;2011年赴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访学,师从认知无线电“鼻祖”约瑟夫·米托拉团队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姚育东,接触最前沿的研究。
按照吴启晖最初的想法,是一直待在部队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但2016年军改大潮涌来,让他不得不做出转业的抉择。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机会有很多:一是自主择业,可以什么都不做,因为享受副军级工资待遇,国家每月会拨付相应的工资,再到企业兼一份工作,地方不少企业也抛出橄榄枝,年薪都在100万元以上;二是转业进入政府部门;三是进入高校,继续科研与教学工作。
如果单纯从待遇方面来看,第一种选择要明显优于第三种,用吴启晖自己的话说,“现在的工资堪比‘腰斩’了”。不过,他却毅然选择了到高校任教。
“当你在作重大抉择时,一定要问清楚自己内心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吴启晖说,他的本心是做前沿研究,攻克关键技术,“如果离开了对国际前沿的探索,离开了对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研究,自己就会失去快乐。至于产品的成熟化则交由企业去做,我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的‘坚果仁’部分。”
而进入南航,则是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平台。
“
如果能和行业发展结合起来,无疑将如虎添翼。”在吴启晖看来,南航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的“三航”特色,“三航”会助推信息学科的发展,信息学科也会让“三航”插上信息的翅膀。因此,2016年5月,他正式加盟南航。
齐心逐梦:汇小梦成大梦
进入南航后,吴启晖首先选中了无人机,并将无人机通信和认知无线电、电磁频谱管控相结合作为主攻方向。
“在全国高校中,只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有无人机研究院。
与之结合,很可能就会形成突破,做到领先地位。”其实吴启晖之前就曾有这方面的考虑,加入南航后便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如今,在该领域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和研究,吴启晖团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无人机搜索定位,实现了对非法电台的智能搜索、定位。今年4月,他们研发的“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非法广播电台搜索定位系统”,一举荣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目前,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已经申请专利。
而说到此次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吴启晖特别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因为“很多事一个人做不过来,必须团队协作”,不过“团队里的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小梦,但整个团队一定要有一个大梦,大梦汇聚小梦,共同前行”。
对于吴启晖所说的大梦和小梦,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朱秋明深有感触。
“吴老师来南航之前,我们都是以项目为导向的,对前方的路看得不够清晰,有什么事做什么事,可以说是‘有小梦无大梦’;吴老师来之后,通过统筹规划,把我们之前的研究挂靠在大的整体上,确实起到了1+1>2的效果。”朱秋明说。
“就像飞机叶片,比如一位老师主攻叶片研究,现在我告诉他这是大飞机C919的叶片,但C919对叶片的要求和他原来做的有差异,那么就要把这部分差异做好。”吴启晖说,团队里每个人的小梦与整个大梦的关系与之类似。
恒心圆梦:执行力最关键
其实,吴启晖也有一个小梦,那就是带领南航信息与通信学科走进全国的A类群。而有了这样的梦之后,“执行力就成为了最关键的因素”。
前文所说的日内瓦之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参展前,为了进一步集成无人机查找“黑广播”系统,他们改变了频谱监测模块结构,但这样会出现干扰他GPS信号的现象,此时有老师建议退回原来结构,吴启晖说可以退,但必须做实验弄明白,为什么会产生干扰。日内瓦获奖不是最重要的,弄通、弄明白才是最重要的。经过数天实测分析,他们发现这种干扰是频谱监测模块启动时脉冲干扰造成的,只会影响到启动环节,3分钟之后就不会影响起飞。除了亲自参与实测问题解决之外,吴启晖还亲自把关视频和PPT制作。参展时,当很多团队还在忙于制作PPT时,他已经拿着自己的视频、PPT去请教现场专家了。“比如我们的‘黑广播’是直译Black Radio,但专家说,这种翻译很多人会看不懂,应该翻译成Illegal Radio。后来,我们按照他的说法修改了。”
吴启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真正做一件大事,每一个环节都得做好才能确保取得成功,“当决策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执行力”。
那么,不仅要有私人定制团队成员的小梦,还要求强力执行,这样是否会形成吴启晖的“一言堂”呢?对此,从华为跳槽来到南航的团队成员王正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我之前在国外读博,氛围十分自由,但研究的方向感、使命感比较弱;华为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公司,就像军队一样有纪律,但自由度就比较弱。到了吴老师这边,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王正说,他既有高瞻远瞩的方向,又会花很多时间与团队成员沟通,并根据大家的情况一一调整学术方向,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度,同时又为整体服务。
不过,确保团队的执行力并不等于蛮干,在吴启晖看来,每个人都要学会“弹钢琴”,因为要拼的不是时间,而是效率。因此,利用出差路上的时间工作成了他的习惯。
说到这里,他的同事董超“爆料”:“吴老师每次坐火车都会坐餐车,因为餐车方便打开笔记本继续工作。”
说到未来的发展,吴启晖表示,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每一个人,因为“任何人都是在成就别人的时候才能成就自己”。
《中国科学报》 (2018-07-03 第8版 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