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火相传地质情 |
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
|
王根厚(右二)指导本科生野外地质考察。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曾有一首诗这样描述学地质的人:“我是一个地质郎,背井离乡在外闯……晴天烈日照身上,雨天泥地印两行。思乡痛苦心里藏,四海漂泊习为常……”诗中寥寥数语便道出了身为地质人的种种艰辛。
然而即便道路再艰难、再困苦,地质人探索的步伐却从未停止。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就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常常置身于艰苦偏远地区,跋山涉水为国家地质学研究作出贡献;他们将三尺讲台联通到了野外,为国家地质学研究培养出大量后备军;他们还被评为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他们就是由该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院长王根厚率领的地质学教师团队。
一种热爱与坚持
海拔平均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的藏北高原无人区,于普通人而言是危机重重的不毛之地,对王根厚带领的团队师生来说却是常驻地。
多年来,团队师生一直坚持在西藏羌塘无人区野外进行地质调查,为国家地学行业输送了一批批热爱地质事业、具有地学理论知识和扎实野外地质工作能力的地学专业人才。
“地质专业以野外工作为主,要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必须跋山涉水。”王根厚至今还记得1992年他在藏北无人区野外考察时的情景。那时的他们能住进帐篷、羊圈就如同住进了豪华宾馆。而更多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带着雨衣、睡袋,在露天冰川之下,以天为盖地为庐。“然而面对这样的艰苦环境,大家都很乐观。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身为地质人对地质学的热爱和兴趣。”王根厚说。
因为热爱,所以不畏艰苦,这是该团队最大的特点。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治博深有感触,因为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他在王根厚团队中待了15年。
“相比其他队伍,王老师队伍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野外工作。科研与生产工作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刘治博介绍道,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不同比例尺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刘治博脑海中,在团队经历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有的师弟在野外和熊狭路相逢,逃过一劫;有的师弟和他一起跑过云南的35公里山路,吃了5碗米饭、一只鸡;有的师妹同男生一样每年坚持两个月以上的野外工作,风餐露宿……
“既有辛酸苦辣,也有收获之后的欢歌笑语,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真情付出,相信在这个团队奋斗过的经历对每个仍在这个团队工作及走上不同岗位的团队成员来说,都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刘治博说。
也正因此,王根厚团队培养出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比例在70%以上。
一场师生“生死”劫
在刘治博的回忆中,“野熊”和“35公里山路”若只是他地质路上的小坎坷,那么,至今让他与王根厚记忆犹新的“雨夜落水”就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因为那是真正的“生死一念间”。
2003年,还是大三学生的刘治博参与了王根厚团队的生产实习项目。“我当时负责西藏仓来拉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当时,除了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还有本科生。”王根厚回忆道,那一天,他安排刘治博跟随教师张维杰前往野外调查路线,中途不幸逢上大雨,在高海拔的野外冰线下,可谓危险重重。
“天一黑,又下雨,什么也看不见了,手电筒也照不远,为防止意外只能在山上蹲一晚。”刘治博说,第二天凌晨再次出发的他们一边忍受着饥寒一边沿着河谷继续工作。却不料水位由于夜晚的降雨而上涨,十分湍急,羊肠小道已被河水淹没,因此,他们不得不来回过河。
两人手拉手往前走,走到河中间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我提醒了一下老师就使劲往前一蹿,抱住了一块靠近岸边的大石头。马上回头,却发现老师已经跌倒,被水冲走。我一手拽住了他的衣服,把他拉了上来。当时没注意,不知道哪个过程把手摔破了,伤疤至今还在。”刘治博回忆道。
历经波折,刘治博终于回到了急得嘴唇干裂、嗓子喑哑的王根厚身边。“经历了整整两天饥寒、危险、劳累,见到面他抱住我就哭了。但上了车,又高兴地给我讲,他发现了什么情况、采集到什么好标本。”王根厚说。
刘治博还记得在这次路线考察过后,王根厚曾问过他:“你出去后还干地质工作吗?”他果断地回答“干啊,经历过就不怕了”。
一场山中惊险的落水经历成就了一段“生死”师生情,也更加坚定了地质人的地质情。
一份传承凝练的地质情
作为我国唯一具备从国家地质公园到世界地质公园的调查、申报和规划建设能力的集体,王根厚团队独立主持9家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主持完成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和建设30余家;培养硕士研究生896名,培养博士研究生321名,多名教师被学生评为学校“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出版地质学系列教材20本、科普专著85部,发表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论文100多篇……
不论是在科研还是在教学上,王根厚团队始终稳步向前,收获累累硕果。但这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团队历代成员深厚地质情的传承与凝练下的结晶。
“我们的团队是老、中、青结合并有特色传承的基础地质学教学队伍,通过地质学教学团队几代教师的传承和凝练,形成了团队特有的‘练思想、练本领、练作风’的三练教育。”王根厚说,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团队在教学上严把关,在实践上搭平台。以野外地质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切实加强青年师资队伍能力建设。
几十年如一日,即便伤痛在身,也坚守在青藏无人区野外研究第一线,带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进入神奇的藏北无人区这个天然地学实验室,这是王根厚的坚持;经历“生死”考验,也不愿放弃地质工作,如今每年依然在藏北野外工作超过100天,这是刘治博的坚持。这样的坚持也以各种形式体现在团队其他成员和团队培养的学生身上,这就是一种传承、一段绵延不断的地质情。
在王根厚心中,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和青藏高原情结使他一直坚持在青藏无人区艰苦环境工作,“如今我的团队成员和学生们也是如此。他们常说‘经历了藏北高原的野外地质磨练,任何艰难困苦都不算什么’,这就是团队教育和精神延续传承的最佳体现”。
《中国科学报》 (2018-05-08 第8版 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