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荻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5/4 11:11:42
选择字号:
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 卫星产业前景更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4日 20 版)

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太空中的“中国星”越来越多,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卫星应用与国际合作”论坛颇受关注。目前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今年又将迎来航天发射的密集期,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多颗北斗卫星等将陆续升空,太空中的“中国星”将越来越多。由此,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也格外引人瞩目。

近年来,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通信、导航、遥感观测为主的应用卫星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据统计,我国卫星应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20%,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合,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遥感卫星应用为例,高分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的实施大幅提升了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自给能力。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高分专项部署了20余个行业应用示范系统建设,设立了30个省级数据与应用中心。遥感卫星在灾害天气和气候变化预测预报、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灾害风险预警预报、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分专项甚至在精准扶贫方面也能大显身手,根据遥感数据,扶贫地区经济作物种植、易地搬迁等情况往往能一目了然。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卫星应用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整体产业化发展水平还不高,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战略带动作用。如基于北斗系统的自主导航产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卫星遥感应用也以满足公益需求为主。在管理体制上则较为分散,不易形成合力,存在产业标准化进程滞后、产业资源统筹协调难、空间基础设施及数据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反观美国等航天强国,卫星应用收入占了整个产业的重头,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我国已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卫星应用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十三五”期间将成为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我国已发布包括《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在内的多项相关规划,各地也制定了当地的卫星产业扶持政策,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卫星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要进一步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除了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关键技术标准、应用服务标准和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之外,还要坚持创新发展,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航天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支持各类企业在卫星应用产业、数据服务业等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扶持打造一批技术过硬、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带动性强的卫星应用龙头企业,提升卫星应用产业竞争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卫星应用产业快速发展的“风口期”,也要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一哄而上、无序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地方都应加强规划与监管。只有这样,才能让太空中的那些“中国星”更加闪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