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许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4/24 8:50:25
选择字号:
创新培养体系: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路石”

 

■本报记者 王之康 见习记者 许悦

不久前,一名本科生出现在举办于美国新奥尔良的AAAI 2018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就其研究论文作了口头报告。在这个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A类会议中,这并不多见。

另外还有一名本科生,在其大三上学期参加校长特别嘉奖答辩时,就得到了华为经理开出的35万元年薪。大三学生得到企业如此青睐,这在国内高校里也不多见。

巧合的是,这两名本科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现在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四学生。

那么,该学院的本科生何以如此优秀?他们的本科人才培养又有着怎样的秘诀?

第三种角色产生

这就要从学生培养目标说起了。

“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系统能力、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一直以来都是学院的培养目标。”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说。

围绕这些目标,2014年,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率先在南航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随着我国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实现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与《华盛顿协议》各成员认证体系的实质等效,该专业毕业生便可获得业界认可的工作资格“国际通行证”。

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创先争优、满足优秀学生对更多知识的需求,则成为该学院的探索目标。

“于是,我们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培养需要。”据陈兵介绍,学院每月开展“石榴月讲堂”,邀请院士、长江学者等为本科生作前沿技术报告;设置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学生申请学院级创新项目,每年约有1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此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高端竞赛。该学院学生每年可以拿到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0多个,其中包括各类项目的最高奖20多人次。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保障“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顺利推行的,则是该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一共有三种角色。一种是辅导员,可以说是生活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琐事,做好后勤保障;第二种是班主任,是学业导师,对学生的学业问题进行辅导和答疑解惑。”陈兵说,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2015年,学院开始实行学术导师制,为学有余力并对学术感兴趣的学生配备学术导师,这就是本科生导师制的第三种角色。

科研与教学并重

根据规定,学术导师由双选产生,即在该学院举办的对接会上,教师发布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题目等内容,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的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同时,教师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进行筛选。

一般情况下,每年会有二三十位学术导师,每人带两三名本科生。文章开篇提到的参加AAAI 2018国际人工智能大会的学生谢明昆就是这些本科生中的一位,他在大三上学期申请加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黄圣君的课题组,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去年,谢明昆在黄圣君的指导下,完成了研究论文《偏标记的多标签任务学习》,首次提出基于不充分偏标记信息的多标记任务学习框架,并设计了一个高效算法,取得了显著性能提升。去年9月,他将论文投给AAAI 2018国际人工智能大会,顺利得到了这场国际会议的入场券。而实际上,像这种A类会议的论文录用率仅为20%左右。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黄老师会安排大家作论文研究汇报、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和组会表现来安排最合适的研究内容。”谢明昆说,课题组的长期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文章开篇提到的另一位被华为开出35万元年薪的学生叫王智彬,用后他婉拒了这份邀请。他也是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至今,他获得了ACM亚洲区域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3项,第五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目前,学院正在努力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转型,鼓励学生参加科研与其个人成长和学院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陈兵介绍道,学院教师中超过72%有海外经历,这也为学生参加国际性会议和赛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自学术导师制实行以来,该学院积极建设硬件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学生建立专门的创客中心,提供科创服务;所有参加国际交流的费用,也由学院一力承担。

情怀与制度保障

几年来,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导师制逐渐显示出了成效,不仅学生在高水平论文上有了突破,专利数、著作权数也都有了大幅提升。

可以说,学术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稳定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达到沉浸式学习,深刻感受学术氛围。今年已经在该学院读研一的袁胜浩认为,加入学术导师的课题组让他“对自己想研究的方向、行业有了整体的把握,能够从国际化、前沿角度看待问题,拓宽了视野”。

不过,虽然学术导师不会给本科生施加压力,但并非每个学生都适合这一制度,因此,该学院建立了退出机制。感觉时间、精力不济的学生可以选择退出,可最终退出的人却并不多。

“记得大三下半学期经常跑实验室,有时一待就是一天一夜,也会时常被导师要求重做实验,但并不觉得沮丧,因为导师在背后支持着。”如今在该学院读研一的马新淑说,“比如半夜发信息咨询问题,导师总是会秒回。而且,最终取得的成果也让人无比愉悦。”

对于学术导师来说,带本科生是额外工作,比如黄圣君在自己原本带的4个研究生之外,还带了4个本科生。而且,本科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如何找到适合他们每个人的培养方式是一个挑战。但在他看来,培养学生是教师的本能,最后看到学生有所成就,“那种心理的满足感是难以比拟的”。

“虽然学术导师有如此情怀,但在学院层面,我们还是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陈兵说,在资源调配上实行博士副导师制,即允许担任学术导师的副教授联合带博士生;针对院内推免生,每位学术导师可以带的学生提高上限到两人;对于指导出优秀学生的学术导师,在评价机制上也会给予一定奖励。

对于未来,陈兵表示,学院还将扎实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既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守住底线,保证每个学生都顺利毕业,也择优培养,进一步扩大学术导师制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中,更要将重心落实到人才培养上”。

《中国科学报》 (2018-04-24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