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及以上学科的“集大成者”,交叉学科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和引领性原创成果
交叉学科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科研人员终于有望摆脱“四不像”的尴尬处境了。仔细翻看最新出台的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共有5个科学部涉及申请代码调整。其中,
部增加了交叉学科领域申请代码,集中受理
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为交叉学科“开路”,体现了国家对交叉学科的重视与支持。人类社会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发展难题,靠单一学科往往难以解决。作为两个及以上学科的“集大成者”,交叉学科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和引领性原创成果。据统计,相当一部分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花落”交叉学科。
事实上,我国交叉学科的研究总体数量并不少,但是质量高、影响大的成果还不太多。交叉学科为何发展难?
首先,交叉学科研究确实有一定难度。“交叉”不是将两个学科简单拼凑到一起,而是在对原有学科深耕细作的基础上,找到与其他学科的内在逻辑联系,相互作用培育出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创造出“1+1>2”的效果。如果仅是为了交叉而交叉,流于形式,只会在创新的边缘反复徘徊,白白浪费精力。
其次,交叉学科的“软环境”还有待改善。由于我国科研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上,师资、人才、资金甚至科研仪器等资源主要围着单一学科转,这使得从事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常常被当成“四不像”,到底属于哪个院系,参加什么学术会议,论文该投给什么学科期刊都不明确。到了科研项目申请、评审环节,就更尴尬了。专家评委多是单一学科出身,有时并非故意“远亲排斥”,而是确实不太懂交叉型研究,不敢轻易通过或打分,这使得一些科研前景广阔的优秀项目常常错失良机。这种身份和研究不被认同的尴尬,容易挫伤一些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此外,目前国内鼓励交叉融合的科研氛围还不够浓厚。有的科研人员力求在一个学科上钻到底,拒绝吸纳其他学科的知识,心态不够开放;有的科研人员习惯单打独斗,和其他学科人员缺少交流和互动。反观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善于学习、开放包容的。在精准医疗领域贡献卓著的科学家谢晓亮曾说,他的本科专业是化学,但还旁听了许多物理系、数学系的课程,在美国做研究生时又对生物感兴趣,几年前开始涉猎医学领域。他还会经常关注新领域,并与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交流沟通。他总结,自己“取得一点成绩的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学科交叉”。
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要改变我国学科区分的现状。要从根本上破除原有学科划分的科研管理和学科组织模式,打造一套交叉、开放和共享的学科运行机制,培养复合型科研人才。目前,清华大学成立了脑与智能实验室和未来实验室,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也在努力探索交叉学科的路径。与此同时,科研项目申报和评审等配套政策也得跟上。对于一些交叉较为成熟的项目,应该明确加到申请指南中,放在主体专业下进行支持。而对于找不到“全能”评委的问题,可以在评审环节采用不同学科评委一起评审的模式,为交叉学科项目创造更为公正的评价环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