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夕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8/4/4 14:40:47
选择字号:
厦门大学芙蓉隧道遭游客“乱画”

 

厦门大学学生在修复被游客涂鸦的墙面

游客涂鸦过的墙面

芙蓉隧道是厦门大学著名的涂鸦隧道,隧道内绘画美轮美奂,皆为厦大学子一笔一笔描绘而成。在游客们的眼里,芙蓉隧道已成为文艺的“创作园地”,很多游客争相前去写字涂抹留念。但是,涂写容易,修复却很难。游客的这些行为,对绘画原创者和志愿者们带来了很大困扰。4月3日,厦门大学发布微博称,希望游客爱护学子作品,不要在隧道内涂鸦。

“文艺隧道”遭游客涂鸦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厦门大学的芙蓉隧道被游客涂成“牛皮癣”,学生贴纸条“求放过”。在网友提供的视频中,芙蓉隧道的墙面上被游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到此一游”的标记,还有游客在墙面上写有“我爱你”、“考上厦大”等告白许愿语。这些游客的“涂鸦语”将学生绘画作品之间的空白处填满,甚至连学生的绘画作品上也未能幸免。

视频里,一块墙面上纸条上写着:“创作中,请勿涂鸦”、“请不要涂鸦,求你们了”。视频发出后,网友更多对此现象表示谴责,认为“影响画作美观,破坏了学生的艺术创作”。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文艺的芙蓉隧道涂鸦甚至成为很多游客的旅游攻略。在网络上检索“厦门旅游”、“厦大攻略”等关键词,搜索到的旅游攻略中,有网友写有“带支马克笔去芙蓉隧道涂鸦留念”、“带支马克笔想画就画”的字眼儿。

“修复速度”赶不上“被涂鸦的速度”

对于厦大学生来说,芙蓉隧道有着特殊意义。一位厦大毕业生告诉北青报记者,隧道里的绘画作品都是学生社团、老乡会、班级、校友会等创作出来的,每幅作品从立意到完成都花费了很多心血,不仅是创作者的劳动成果,还象征着厦大学子的情怀。

4月3日,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一位曾参与创作绘画作品的毕业生季凡(化名),她的作品也被游客涂上了不少印记。令季凡印象深刻的是,在创作的第五天,她的作品就被游客涂鸦了,当时的她又气又急,丢下颜料和画笔,骑车回宿舍连喊“不想画了”。现在,毕业一年的季凡称,她对游客涂鸦表示“理解但不赞同”。“学校游客很多,涂鸦不可避免,所以我是做好了‘被涂鸦’的心理准备的。有的游客在上面涂鸦可能是出于对作品的喜爱,但是我觉得,喜欢的话应该去爱惜它,可以用拍照的形式去留念,不用非得涂鸦啊。” 季凡说。

涂鸦容易,修复却很难。大三学生李平(化名)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他告诉北青报记者,每周末下午,协会的志愿者们会对隧道内的涂鸦进行修复。“大部分作品的修复难度挺大,毕竟颜料颜色很难调试匹配。”李平说。

李平还说,“我们修复的速度也难以赶上被涂鸦的速度。”目前,芙蓉隧道里的游客涂鸦范围很大,千米左右的隧道里,每幅作品都有被游客涂鸦的痕迹。在“我爱你,再见”等几幅代表作品上,游客涂鸦特别严重。 李平和其他3至5个志愿者共同修复一幅“受损”作品,遇到特别难修复的会花上40-50分钟左右。

厦门大学呼吁游客尊重创作不涂鸦

对于有网友说“给游客设置一片涂鸦墙”的建议,李平说,“游客涂鸦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吧,留着白墙给游客涂鸦有些奇怪。而且这也违背了我们的初心,芙蓉隧道是我们学生创作的地方。”

在网友的视频发出后,厦门大学发布微博回应称,“‘芙蓉隧道被涂成牛皮癣’让人尴尬又难堪。希望大家可以尊重学生的创作,让它的美好被更多人喜爱。”在早前的3月18日,厦门大学还曾发布微博称,“新学期伊始正是同学们创作绘画的高峰期,近日四川老乡会同学在芙蓉隧道的创作,仅完成两天就遭到涂鸦,心血被破坏十分心痛。在此,我们呼吁游客朋友们多加注意,不要在芙蓉隧道内涂鸦,爱护厦大学子们的辛勤劳动哦。”

对此,李平也称,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芙蓉隧道不能涂鸦”这件事。

文/本报记者 张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