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十九大 开启新征程
袁志彬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召开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专门会议。会议提出,打造智能新区、绿色低碳新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新区,让雄安新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个国家样板。
这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一脉相承。
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一周年。从空中俯瞰雄安城区,规划中的高铁站仍然掩映在农田中的一个小村庄里,而新区首个建筑项目——市民服务中心已经拔地而起,颇具气势。尽管目前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尚未公布,但一年来新区建设的紧锣密鼓,让这里处处透着新气象、新变化。
然而,在我们以“雄安速度”建设“雄安工程”的同时,仍不能忽视“雄安质量”的关键问题,即如何确保这里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
雄安新区因“疏解”而生。目前,首都很多机构均有计划在此设立分公司、分部(分校)或新机构,但这些新增机构也许不能真正解决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问题。因为从长远来看,这些新增机构和人员并不影响其北京总部机构规模的再次膨胀。对新区而言,如果没有机构总部或者领先的支柱机构(亦称为锚机构),未来的雄安新区就难以形成京津的“反磁力中心”,永远只能是京津的附属,是次等城市,也很难打造出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更难以形成未来京津雄交相辉映的大格局。因此,要真正实现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迁移机构总部应成为一个必选项。
雄安新区应以创新驱动为主基调。为了使创新驱动发展新区的概念和形象更加简明、好记,建议用“创新特区”的称谓。雄安新区应高举“创新特区”的旗帜,坚持高端引领,瞄准当前处于国际前沿领域,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产业,优先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研发、基因工程、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
和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电子材料、北斗卫星通信导航、信息安全、智能机器人、高端新材料等军民融合产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智慧物流等高端服务业,与京津一起共同打造世界级高端高新产业集群。
雄安新区应成为人文之城。新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人文城市建设三个阶段。未来城市发展的目的,不单是人口增加和财富聚集,更在于提供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文情怀,建设人文之城。可以说,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雄安的未来。雄安新区最近启动的“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可以视为对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个有益尝试。
雄安新区应建成改革创新试验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我们打造了深圳样板和浦东样板,40年后的今天应该树立怎样的新样板?中央提出的“雄安质量”,就是要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个样板。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针对传统发展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如土地财政、房价高企、环境污染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对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空间结构、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一定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保持历史耐心,稳扎稳打,将雄安新区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8-04-03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