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8/3/28 9:03:47
选择字号:
健康需要农业和饮食调整护航

■本报记者 王卉

农业与医学的关系、生命与环境的共生,正越来越被重视。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李武表示,他与山东省生态健康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孟祥兵共同调研发现,农业与医学之间有着明确的关联。

“农业是健康的基础,要通过健康要求来调整农业。”孟祥兵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孟祥兵认为,医学与农业的结合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明确提出,当前的医学功能已经从诊断治疗向健康维护方向转变。面对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向前追溯的第一步便与农业相关。

医学支持农业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形成新的热潮。比如,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戴芙妮·米勒撰写的《好农业,是最好的医生》引发广泛关注,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医院支持农业模式的探索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李武表示,虽然医学与农业跨学科研究在临床医学上非常重要,“但传统理念一直认为,农业与医学之间的学科跨度非常大,因此这方面的跨学科协作、相关的融合性研究很少”。

在十年的相关实践中,孟祥兵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申请相关课题非常难。”

李武建议,相关部委联合设立医学与农业跨学科研究与实践课题。同时,设立农业健康研究和产业专项基金,从医学健康角度对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进行代谢和机理学的基础研究。积极鼓励并支持农业与医学类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并且在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及基金申报方面,对医学与农业的跨界研究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

此外,从医学角度规范和评价食品安全和流通,从医学病理学、生理学、代谢组学等学科角度进行长期实验观察,加强我国居民慢性病与饮食相关性研究,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和更好地实现国民健康工程的有效渠道。

一直关注健康和饮食安全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则建议回归中国传统饮食结构。

孔维克认为,“洋快餐”被引入中国后,以欧美高热量为主的饮食结构和膳食方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孔维克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洋快餐”的最大缺点是肉食太多、蔬菜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能量摄入不均衡。这使得国民饮食营养结构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再加上平时运动减少、夜食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我国慢性病高发。

在他看来,我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不仅符合人类消化道的组织结构,适应人体全面营养的需要,还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农业资源。

“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也属于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孔维克说,国家政策中应形成和构建以进驻社区、单位、机关、学校课堂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应机制,引导全民族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中国科学报》 (2018-03-2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