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7 9:09:57
选择字号:
钱锋:优化培养模式,打造优秀工程人才

 钱锋

■钱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明确表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工程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程教育体系。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获得国际同行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充分肯定。但我国工程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的工程专业设置过细。工程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专业设置、调整的灵活性不够,特别是国家目录外学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性不够,不利于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设置新的工科专业。

其次,我国高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清晰,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所需的课程开设滞后,促进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动力和机制不足,授课方式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难以推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学科和院系间泾渭分明,难以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本硕”“本硕博”工程人才贯通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学生实践和跨专业学习等方面条件准备不足。

第四,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高校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向日益增加,绝大部分教师的工程实践止步于实验室模拟,尤其一些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

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建设体现高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教学模式等;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高校也应注意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通过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等;探索“工科+”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在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还需要优化培养模式,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科人才需求,制定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规范,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

同时,我们还应建立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创新高校与境内外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促进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指导意见,建设一批集教育、实训、研发于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和基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

最后,在校企合作中,我们也应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工科教师队伍,制定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的政策与制度,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条件保障与支持。通过企业在高校设立“实践讲席教授”“企业导师”等方式,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派送到高校任教,为行业专家到高校“短期上岗”提供制度保障,为他们加入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通过教师到企业任职、进行博士后研究等,实质性提高工程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促进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以解决工科教师“非工化”的问题。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也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有丝毫的松懈,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培养模式,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本报记者陈彬、见习记者许悦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3-27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