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天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7 9:16:13
选择字号:
深圳大学:把人才培养放在产业最前沿
当工程硕士培养遇上“供给侧改革”

 

■姜天海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八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强调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的确,如何对人才供给侧进行结构优化,培养符合社会动态需求、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作为创新型城市的实验大学,深圳大学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改革探索十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精准对接社会用工需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16年,学校获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我们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背景中思考,把产学研基地建在产业最前端,把人才培养放在产业最前沿。”深圳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徐晨教授表示。2017年,由他领衔申报的“基于供给侧理念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斩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校企联动

供给侧改革瞄准产业需求

近年来,选择报考工程硕士的人数越来越多。以深圳大学为例,六年来,招生人数从2012年的154人增至2017年的906人,增长了488.31%;占全校招生人数的比例从9.58%提高到34.11%。

长期以来,我国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面临着人才培养与产业前沿、科技创新、区域发展脱节,学生能力和素质无法适应企业需求等问题。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两张皮”,导致人才的无效供给,也形成巨大的人才缺口。

“目前高校培养学生是与社会、与技术脱节的,学生肯定是要去企业一起做项目,产学研结合,这对学生是有好处的。”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基地研究生导师周受钦介绍。

深圳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问题尤为突出。这座创新型城市进取心强、研发投入大,2018年深圳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12万家,市场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同时对人才素养的反应也极为敏感,倒逼着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要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圳大学作为一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义不容辞。

深圳大学于2005年开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2010年起,学校开始尝试培养模式的系统改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学校将供给侧理念引入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以提升扎实理论基础和较高实践能力为目标,汇集知名企业、产业园区、科研机构、海外名校等要素,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5年来,学校工程硕士已拥有14个授权领域,培养规模占全校研究生总数的25%,录取考生中,来源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考生比例提升至近20%,工程硕士平均就业率95%以上,平均薪酬8765元,显著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相关培养经验得到《光明日报》《中国研究生》、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的专文介绍。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设计上,学校强调与学术学位硕士培养区别开来,突出职业导向,强化社会实践、应用、适应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紧密结合,考核和评价与行业资格标准衔接。

“我们要走出误区,针对工程硕士与学术硕士区分度不高、和产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特别强调要加大部分专业领域领军教师的资源配置与投入,比如招生指标、人才经费等。”徐晨指出。

对每一个研究生,则强调“个性培养”。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要符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要能够推动甚至引领区域创新发展。”他强调。

研产共进

动态培养引领产业升级改造

深圳大学地处创新氛围浓厚的南山区中心。毗邻科技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几公里内,集聚着华为、中兴、腾讯、大疆、中集、中广核等知名创新企业。地缘优势,使得它与企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格外合拍。

目前,学校已与上述知名企业等开展工程硕士的联合培养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190余个院系级实践基地,34个校级实践基地,18个省级基地,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

深圳大学与中集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时,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曹广忠就已开始与中集合作开展“863”项目课题的研究。12年间,深圳大学为中集输送了50余名工程硕士研究生,有16位已走上企业的中层领导岗位;中集也有15位技术专家成为深大的校外研究生导师。

当前,不少企业实习、联合培养、挂牌基地存在对学生“放养”的问题。导师将学生交给了企业,特别是外地企业,很可能一学期都难见一面。

“企业的核心任务是交付、生存,并没有太多时间‘培养’学生。特别是当企业和学校距离远的情况下,导师很可能会疏于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曹广忠指出,他所坚持的是“理论+课堂实践+实际应用+理论补充”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试着申请一次专利、写一篇论文,每周在组会上汇报自己的企业研发项目,“不仅要巩固他们在企业的实践所学,而且重要的是对全人的培养,培养表达、组织、管理、商务礼仪等能力”。

2014届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李大命是曹广忠的得意门生,在读研期间,他每天骑车到5公里外的中集集团实习。由于地理位置近,白天他会到企业做项目,晚上就蹬着自行车回学校实验室研讨、查阅文献、做实验。

“白天在企业里不懂的科研问题,我们就会回来请教实验室的师兄弟。在每周的组会上,我们也会与在不同地方实践、做课题的同学一起探讨自己的项目。”短短3年内,李大命已成长为中集智能客户支持部的部门经理兼电商中心部门经理。

同时,导师对自身的要求也毫不松懈,不断追踪产业前沿,随之变革创新。

“如果只是老师知道什么就教什么,那不是供给侧理念。导师们要根据行业需求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课程内容、增设新课,让整个教学体系始终保持最前沿的活力。”徐晨指出。

以曹广忠所在的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了“自动控制系统实践”“MATLAB语言与仿真实践”等专业实践课,让研究生能够在进入企业基地后迅速融入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同时随同企业需求对课程一年一小调,两年一大调,迅速适应企业对人才技能结构的要求变化。

如今,深圳大学—中集集团“全国示范性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在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共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各类奖励4项;发明专利4项;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等科研攻关项目15项;多名研究生在基地学习、深造,进入中集集团工作并成为技术骨干。

“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能面向行业,还能引领行业。比如在高端制造业融入智能制造、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甚至是对发展方向给予一些引领指导。”徐晨表示。

学校与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在国内首家研制出“全自动化学发光检验免疫分析系统”。该产品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在全国5000多家大中型医院得到应用,并出口到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产值10亿元。

这家公司的仪器研发中心有一半员工来自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尹力现已担任仪器研发部总监,主持申请专利24项,授权专利13项。

三维协同

窗口大学服务大湾区创新

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通过“学校+知名企业”协同、“院系+研究机构”协同、“学校+海外名校”协同的三维协同育人体系,为深圳这片创新沃土孵育出了一系列创新创业人才。

包括从早年的腾讯总裁马化腾、红豆董事长周海江、巨人投资董事长史玉柱,到如今中集智能技术部主任吕洁印、新产业仪器研发总监尹力等朝气蓬勃的企业中层管理人才,以及思路飞扬创始人沈沾俊、予爱生物技术创始人孙良树、马克图布联合创始人陈甲洲等双创人才。

十余年来,深圳大学积极探索将专业和招生指标配置与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密切结合;将培养方案和目标制定与行业所需的高级工程师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密切结合;将培养过程和手段与区域领军企业密切结合;为行业企业未来升级改造培养引领型人才。

学校先后建立了深圳大学南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龙岗创新研究院、深圳大学坪山新区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产学研基地,这些平台已经成为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科技孵化为一体的技术转移中心,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的摇篮。

同时,深圳大学充分挖掘优质的国际学术合作资源,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共建健康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临床工程硕士,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培养光学工程硕士,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共建“滨海土木 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土木工程硕士等,追踪国际前沿领域动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天时,地利,人和,在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道路上,深圳大学以工程硕士改革作为示范点,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顶尖企业、创新平台、国际科研机构合作,逐渐将基于供给侧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到校内其他专业、周边大学,将人才培养转化为产业力量,取得了良好收效,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报》 (2018-03-27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