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丽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6 9:29:53
选择字号:
作为历史的科学家记忆
——读《我的气象生涯:陈学溶百岁自述》

①1989年10月16日,陈学溶在南京气象学院办公室工作。

②2011年5月16日,陈学溶参观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③1979年,陈学溶(左二)参加“华东地区暴雨会议”后登上黄山。

④1955年,浙江省气象局工作会议留影。

■王丽媛

陈学溶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发展变迁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尤其对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早期史迹了解全面而深入,生前被誉为“中国现代气象学史活字典”。陈先生于98岁高龄时接受“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采集工作,与中国科技史领域的学者合作,回忆自己青年时代进入中国气象学领域孜孜求学,此后辗转南北为国家气象事业鞠躬尽瘁,晚年开启中国气象学史研究等人生经历,以其在中国气象学界的亲历亲闻与所思所想,为我们留下了20世纪中国民族振兴、科技进步的宝贵历史记忆。

一位气象学家的历史记忆

《我的气象生涯:陈学溶百岁自述》一书以陈学溶百年人生历程为主线,为我们呈现了大量既属于个人,又属于20世纪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气象学史的生动细节。这不仅得益于陈学溶阅历丰富、博闻强记的个人特点,同时也来源于其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

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人物传记,往往以传主的个人事功为表现核心,兼及人物成长的社会、家庭背景,以及少量个人日常生活经历。《我的气象生涯:陈学溶百岁自述》一书主要基于陈学溶晚年对其一生行迹的回忆,但是老人却并未将个人成就摆在这本传记的显要位置,而是以谦抑的姿态追述曲折而丰富的生平经历,通过历史变迁和科技发展中的个人视角,尽可能多面地回忆与呈现其所处历史时空的转移变动,有意识地钩沉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发展中不同机构、人物和诸多事件的相关史实。陈学溶以个体记忆为我们了解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个人与社会、气象事业与国家建设以及知识分子在上述复杂关系中的思想与实践,勾勒了大历史与学科史,也贡献了个人史与心灵史。

陈学溶的个人记忆,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在其一生回忆中,个人的人生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起伏始终交织在一起。陈学溶的青少年时代,国民政府逐渐建立,国家基础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逐步成形,他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经历和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学习、工作的经历,见证了这一时期的国家教育和学术制度建构。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上下皆陷入颠沛流离之中,但是人们也以各自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国土。此时已经成长为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一员的陈学溶辗转南北,工作在天气预报第一线,以气象学知识服务国家,尽己之责,可谓这一时期诸多科技界人士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学溶凭借其气象学知识与经验,为航空、农业等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提供气象学支持。当回忆起一生中历经的政治运动时,陈学溶将时代风云与个人反思娓娓道来,令读者获得通过个人经历更近距离了解历史的机会。对于陈学溶而言,一部百岁科学家的个人成长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在曲折中前进的民族复兴史。

陈学溶的气象生涯,为我们描绘了中国现代气象学科与气象事业的发展图景。这位18岁走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学人,从此与中国气象学结下不解之缘。他一生经历诸多气象机构,从建国前的气象研究所、中国航空公司,到建国后的华东气象处、中央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南京气象学院等,工作涉及的方面也从天气预报测候员、预报员,到航空气象服务管理、农业气候区划,再到暴雨天气研究。晚年的陈学溶又凭借前期在中国气象事业中的广博见闻和深厚积累,从事中国近现代气象学史研究,并且参与竺可桢先生传记和全集的撰写及编辑工作。陈学溶在其学习气象学、服务气象业的一生中,对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中的诸多机构、制度、人物、事件等涉猎广泛。建国前的泰山测候所、西安测候所等中国天气预报第一线的历史情形,通过他的回忆得到了清晰呈现。在“驼峰”航线这一抗战时期的重要航线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天气工作人员,正是通过陈学溶的回忆,这些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得以揭示。建国之后,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会商”制度的形成,中国梅雨、暴雨研究如何服务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问题,也经由陈学溶的述说呈现了较为完整的来龙去脉。

陈学溶在此书中,将自己一生所接触的中国气象界人物,尽可能地通过描述他们经历的重要事件和对中国气象的贡献等介绍给读者。他的回忆对象,既有竺可桢、涂长望等中国气象界的奠基者,也有他在气象研究所练习班的同学,以及他日后行走中国气象领域的各个阶段所遇到的不同人物。陈学溶在书中提供了一系列中国气象学界的珍贵照片,标注了照片中的人物,并讲述与其来往较多者的相关经历。此外,该书开辟“人物漫议”专章,为读者呈现了诸位传主视野和回忆中的人物。陈学溶认为,《竺可桢传》并不仅是对竺可桢个人经历的书写,其同时也承载了中国现代气象学本土化、气象事业全面开展的历史。就陈学溶自己的这本传记而言,虽然他并不是中国气象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专家,本书却通过丰富多元的气象事业经历,为我们更为全面、微观地了解中国气象事业的制度落实、工作实践以及普通基层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最为鲜活的案例。

口述史:记忆的呈现形式

记忆作为个人对过去历史和经验的回顾,具有特定的呈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其往往诉诸个人的口头讲述,或者通过个人撰写回忆录的方式表达出来。近年来,口述史成为历史学界在文献之外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科技史领域,也诞生了一批以科学技术专家个人、科学技术研究群体或重要科学事件为核心的口述史作品。这种人物口述自身经历的形式,往往将口述者定位为年岁较高、在某一领域人生经历较为丰富的人物,基于其对一生经历或者特定主题、事件的回忆与反思,经由口述史学者通过历史考证等方式进一步核实与完善,再经过口述者的审核最终完成。

《我的气象生涯:陈学溶百岁自述》正是一本基于陈学溶先生人生经历与历史记忆的口述史作品。该书由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专家樊洪业执笔。樊洪业在本书导言中阐述了本书区别于采集工程丛书一般采用科学家学术传记的写作模式,而采取口述自传的原因。他指出,陈学溶从十八岁步入气象学界起从一而终,在接受采集时是中国气象学家中最长寿者。而且,其素来博闻强记,长期保持收藏历史的习惯,积累了大量有关中国气象学史的珍贵资料。因而,采集工程办公室决定开创口述自传的新文本,以传主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充分扩展他所“亲历、亲见、亲闻的历史记忆”,发挥其“阅历丰富、博闻强识的优势”,从而深入反映传主的学术人生及个人特色。

在具体写作层面,本书严格遵照史学规范,从三方面收集自述文字。其一是传主过去公开发表的回忆性文章,本书尽量保留了原有内容,又由传主本人作出新的补充和修改。其二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对陈学溶的访谈,经过进一步整理和考证,并由其本人认可。其三是由樊洪业为传主“代拟”的初稿,最后由传主修改和认可。在叙述结构和史料运用方面,樊洪业根据“采集小组已有研究报告的内容”,结合其“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史、科学史和气象学史的认知”,“重新搭建了自述文本的框架,提炼出不同历史阶段的叙事主题”。然后,“扩展阅读,按时序追索各种文献,对一些带有关键性的史料作新一轮的挖掘和考证,在相应的社会背景和科学背景之中考察事件的因果关系,形成较为完整的叙事表述”。上述写作过程完成后,又由陈学溶的长女陈德红和次子陈德东进行资料核实与文字修订,再经传主自己修改、认可与定稿。

本书的写作过程,完整地诠释了一部学术性口述史作品是如何诞生的。陈学溶一生经历曲折,从贫寒少年到抗战迁徙再到建国后的历次调动,种种人生大变动和磨难非常容易造成写作者对其生平经历叙述沾染感性色彩。但由于陈先生自身的低调克制,以及传记执笔者尽可能客观呈现历史的学术原则,使得本书的主题、结构和文字表达都体现出一部口述史学术传记的理想状态。本书在叙述语言方面展现出很高的历史素养和文字造诣。全书的自述内容虽然来自自述文章、访谈和“代拟”等不同方面,但是文字风格不仅统一,而且流畅。写作者不但充分尊重自述者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和表达习惯,而且对于自述者自身的秉性和风格也拿捏到位,可以说是贴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代拟对象写作,在语言表达层面进一步加强本书的历史还原效果。

总体而言,本书写作者按照历史学写作规范,采取口述史的方式呈现陈学溶的气象人生,不仅使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收藏得到全面呈现,而且为科学家传记的写作树立了典范。

科学家记忆的公共价值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现代技术的发展,令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到国家发展进程,小到国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科学和技术影响与渗透。而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是一个晚清以来新兴的现代职业群体,即科学技术从业者。如果我们用广义的科学家来称呼这一群体的话,会发现科学家在近现代中国的出现,作用如此之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留给后人的记忆是如此有限。除了专业的科技史研究者或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学者外,了解科学家这一群体的人极为有限。他们如何成长、如何思想、如何以他们的科技知识建设国家、如何凭他们的教学研究传承学脉,往往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然而,科学家的记忆又是如此重要。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私语,而更多的是关于科学家所在学科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乃至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由曲折探索走向奋进复兴,科学家也以其思想与实践历经了科技领域和国家建设的深刻变革与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科学家的记忆具有重要的公共价值。其成长经历和人生反思体现了特定时代中国人参与中华民族复兴、共和国建设的历史,其中更是深深地埋藏着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又与时俱进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内涵。而科学家记忆给予公众的,是科技界人士成长成才的故事,也是他们通过专业成就融入国家建设的历史。经由这些故事和历史记忆,公众可以从科学家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经验与参照,亦可以通过科学家的经验而了解中国科技事业进步与国家建设事业发展,还可以获得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感召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诚如陈学溶的孙女陈未翔在本书序言中所言,陈学溶身上积淀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与风骨。爷爷的经历让生活在东西文化夹缝中的她心中“多一份清明,多一份平和”,深信民族必将“走向光明复兴”。

对于公众而言,科学家的记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有责任通过采集工程、借助口述史等各种形式收集科学家史料,保存科学家记忆,让科学家的历史记忆发挥更重要的公共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18-03-26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