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3/25 16:44:19
选择字号:
植物版《永乐大典》:《植物分典》编撰背后秘密

 

一个所,一本书。以吴征镒院士为代表的一群植物研究人员,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为了《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下称《植物分典》)的完成呕心沥血,精诚团结,最终于2017年10月成功将这本书出版发行。日前,《植物分典》编纂工作总结会暨赠书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隆重举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试图解读这本书背后不同寻常的秘密。

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

《植物分典》这本书到底有多重要?

“《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云南教育出版社社长胡平这样表示。

据介绍, 《中华大典》包罗宏富,涵纳各家、各派思想和历代志书的优秀文献资料,分为22个典,近百个分典,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1989年开始试典,1992年全面铺开。

“编纂类书是中国古代文献学上的一大创造,前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杨永平说,《中华大典》分为22个典,近百个分典,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其体量大大超过历代类书。

2006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和《中华大典》主编任继愈,诚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担任《生物学典》主编;2007年1月,正式启动编纂。

据介绍,《生物学典》包括《动物分典》和《植物分典》,记载古籍生物3000余种,由吴征镒任主编,李德铢、吕春朝、马克平、王祖望、汪子春任副主编;旨在用科考实据,准确回答“在中华古籍文献里记载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的问题。

80余位科学家的群策群力

2007开始工作,2017年10月出版,《植物分典》整整经历了十年的时间。这其中,凝聚了多家单位和众多科学家的心血。

据介绍,在《植物分典》编纂过程中,共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云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科院北京植物所、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上海科技馆、河北农业大学等12个单位,共81位科学家参加编纂,其中,年龄在70岁以上者有24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编典过程中,陈介、臧穆、武素功、吴征镒、汤彦承、汪子春、陈书坤等7位年迈编委先后辞世。

“在编纂过程中,吴征镒先生不顾年迈,90高龄仍每天工作5小时,在目力不济的情况下亲自梳理《草木典》中的植物,注明植物所属科、属、种名,同时提出承担编典任务的作者人选”,杨永平表示,吴征镒院士为这本书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由于用眼过度,至2011年时,吴征镒先生双目几近失明。但是他仍然让工作人员阅读《草木典》给他听,帮助作者梳理和考订古籍植物。“正是在这些专家学者不断努力下,《植物分典》最终得以成功出版”,杨永平说。

贯通古今连接中外的桥梁

据介绍,《植物分典》分为四册,共计736万字,收录古籍植物插图5158幅,彩插257幅。考证29纲102目285科1978种植物类群,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1802种,占91.1%,细菌、藻类、真菌、地衣、苔藓、蕨类等各类群176种,占8.9%。有1923种植物考订到植物种的学名,占97.2%,有55种考订到属名,占2.8%。

《植物分典》副主编、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吕春朝介绍,这本书中所收录的植物物种,利用现代植物学分类系统制定编典框架,使用规范的拉丁文植物学名,能起到贯通古今、连接中外的桥梁作用。

杨永平也指出,《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包括《动物分典》和《植物分典》,记载古籍生物3000余种,准确回答了中华古籍文献里记载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的问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生物学典》可提供一定的历史帮助,推进国际人文历史交流融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