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何静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发布时间:2018/3/23 10:35:05
选择字号:
林国强、王曦院士获颁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林国强院士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王曦院士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3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共授奖272项(人)。授予林国强、王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孙毅、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授予21项成果上海市自然科学奖,授予31项成果上海市技术发明奖,授予216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2017年是上海科技工作全面开花结果的一年。C919大型客机首飞,墨子号卫星上天,Panda X项目顺利开展,张江实验室作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基础支撑正式挂牌,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正式开工建设,上海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诸多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上引领了全国之先,甚至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每两年评选一次的科技功臣奖,今年授予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曦两位院士。他们长年来孜孜以求、潜心研究,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对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化的强大支持,展现了创新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使得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变得越来越畅通。
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部分获奖项目直接对接国家战略性或产业核心性科技难题,解决了一系列尖端、关键问题或装备需求,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目标和产业关键环节的实现。  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姜丽萍等完成的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大型客机机体数字化装配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围绕C919机体结构装配过程中三大阶段的工程需求,形成一系列关键技术,建立了从平尾、中央翼、中机身部件装配到全机对接的数字化装配生产线。自动钻铆、生产线集成技术通过工艺规范、工艺评审等形式推广至洪都、西飞、哈飞、成飞、沈飞等航空主机厂,为其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与自动化钻铆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新增产值88067万元,新增利润1842万元,节约资金1044万元,订单预期新增917000万元,市场前景广阔。
基础研究是整个创新体系的源头供给。本次获得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广泛涵盖了化学、信息、基础医学、材料、生物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包括Science在内的大量高被引论文,并且有多个项目曾被列入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等榜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也展示了上海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深厚实力。同时许多项目的相关成果已经进入了成果转化环节,实现了引领性原创成果对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和推动。
次生代谢物又称天然产物,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大多具有各种生理活性,在植物抗虫抗病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中科院院士陈晓亚等完成的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植物次生代谢与抗虫》在这一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发明的RNA干扰抗虫技术受到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的高度评价,并已经在美国环保署获批应用,预计能在2020年实现产业化。我国也基于此项技术培育了多种新型抗虫抗病转基因棉花。当前,全球虫害每年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业生产总产量的15%,该研究新一代抗虫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东华大学卿凤翎等完成的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氧化氟烷基化反应》,提出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的新概念,解决了有机化合物中高效、高选择性的引入含氟基团的热点难题,在医药、农药以及 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氧化氟烷基化反应引领了国内外三氟甲基化及三氟甲硫基化反应的研究,被美国、德国、及我国等国家30多个课题组应用于含氟化合物合成及发展新氟化试剂。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