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珍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16 9:52:25
选择字号:
虽然它可能不是“爆款”
《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编辑手记

 

■王珍

在出版行业有这么一句话,市场书如果三个月没有起来,这本书很有可能就起不来了。作为一位混迹出版行业5年的年轻编辑,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书,如醇厚的陈酒,历久弥香。《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就是这样一本书,英文版自1985年面市至今,国内多少航空爱好者对其念念不忘,而时隔30多年,我们终于将其引进中国。

说实话,当王岭和陈娇带着原版书第一次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时,才疏学浅的我看到是一本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人物传记,不由得担心起销售,加之入行不久的我当时一心贪恋寻求市面上风风火火的“爆品”图书,竟然鲁莽地拒绝了它。

与这本书的再次重逢要感谢这本书的译者和策划编辑赵斌玮、钱方针的坚持,尤其是译者。这个时候这本书已经确定要在我们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职责是像一位妇产科里的导乐一样全程陪伴,保证“孩子”顺利出生。

对整本书印象的改观是在看到译稿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之前的偏见是多么的愚蠢。这本书围绕着斯坦利先生亲历的多个航空发动机型号,讲述了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世界知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是如何进行发动机设计的,其中包括了在二战中广泛使用的梅林(Merlin)发动机、直接推动了航空业界涡轮喷气时代的到来的Nene发动机、把罗罗公司从破产危机中解脱出来的RB211发动机。除了这些“正事儿”,其间斯坦利还妙趣横生地穿插了自己和冯·卡门、泰勒这样的最顶尖的数学家之间的交往的故事。

读这本书,你会爱上这位世界上最杰出的工程师之一 ——斯坦利·胡克,他清晰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所构筑的工程师气质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同时被斯坦利折服的还有我们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他欣然为本书作序推荐。

当一本书的内容好、作者认真,便会不断吸引编辑投入更多的力量在其中,这是出版行业的“马太效应”。比如,出版社审读室的两位老编辑兢兢业业地为这本书校核文字、润色语句,确保这本书更加完美。

接下来的封面设计却让我们犯了难,想要把封面设计得既不轻佻,又不刻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考虑到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心脏”,译者和我早早就确定了封面为红色的基调。因为未能找到本书作者斯坦利·胡克爵士高精度的照片,于是封面图片只能以人物剪影的方式呈现。“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并不是直译原书名Not Much Of An Engineer,但是这是斯坦利先生在罗罗公司面试时,公司负责人海夫斯对其的评价——“一个不合格的工程师”,这句评价对斯坦利先生一生影响巨大。考虑到英文书名特殊的含义,我们仍决定将其醒目地放在封面的重要位置。

虽然时隔30多年才推出中文版,但是书中所传达的包容的、深邃的工程师文化对于现在的中国,尤其是航空产业的发展仍大有裨益,诚如王岭先生在译者序中所说,这本书涵盖了航空发动机技术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民机适航、军民技术融合等当代热点问题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高亚奎阅过此书后,已经自觉成了它的拥趸;《航空知识》总编王亚男看后竖起大拇指点赞“胡克先生是位大师,这是一本好书”。

《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英]斯坦利·胡克著,王岭、陈娇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年2 月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18-03-16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