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洁
当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被打破,当耗费精力的繁文缛节被摒弃,当有限的资源被聚焦于最终结果的实现,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将变成一种怎样的体验和希冀?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报告释放的信息如春风吹过,在科技界荡起涟漪。
中国建筑科学院副总工程师王翠坤委员说,绩效评价加快转变,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这些是科研人员一直期待的。在中科院院士、数学家袁亚湘委员看来,这说明政府已意识到,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有一个符合科技发展规律、能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创造活力的环境。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如何最大程度地释放科研人员,乃至全民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就是要从管得严、管得死的“重过程”向放权、松绑的“看疗效”转变。
如何实现科研评价从重过程到重结果的转变?或许在人力资源领域流行的目标与关键成果绩效评价方法可供借鉴。该方法一直被谷歌等诸多知名科技创新公司推崇。它能帮助企业在高成长、协作复杂的情景下,从战略出发,明确目标,并在更短周期内聚焦关键成果。引申到科技管理制度,那就是注重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最终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一目标作出了多少贡献,而不仅仅是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大奖。当然,这需要对科研评价进行分类改革。属于基础研究的,重点看其学术价值;属于应用研究的,主要评价点放在成果转化上。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要看科研成果对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贡献几何。
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带来了无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成为中国领跑世界的突破口。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转向看重结果,方能让科研人员不再拘泥于创新过程中的条条框框和杂事琐事,而是将有限的精力聚焦于最终的创新突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便会如泉涌般出现,创新驱动发展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绩效评价从重过程转向重结果,还有助于科学界和整个社会将有限的科研资源集中到最重要的目标和使命上——不断取得创新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打造创新型国家、驱动经济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上下同欲者胜。当创新者的目标和使命归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形成合力、产生效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方向不懈前进和努力。
《中国科学报》 (2018-03-1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