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华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3/10 17:01:42
选择字号:
电影导演爱上“读心术”

你知道这些脸部特写镜头来自哪些电影吗?
J. E. CUTTING ET AL., COGNITIVE SCIENCE,
10.1111/COGS.12586, 2017

来自今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女演员Jennifer Garner的面部照片成为在全球都能见到的脸部特写镜头,因为人们想知道她半恐惧的表情后面隐藏着什么。同样,人们喜欢将电影中人物的沉默面部特写视为一种破解其正在想什么的方法。最新研究发现,导演们或许正在倾向更多地利用此类读心术。

心理学家分析了1940~2010年间的24部流行电影,并且发现了3种模式。首先,平均而言,人物镜头变得越来越近——导演们最初从膝部开始勾勒人物,后来则从腰部或者胸部以上。研究人员并不认为这一趋势单纯是由摄像技术的飞跃引起的,因为它是渐进的。其次,以脸部特写镜头结尾的对话占比——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作出沉默反应——增加了3倍,从约20%增加到60%~100%。其中,不在抽样范围的1998年影片——《第六感生死缘》中的一段对话以12个背对背的脸部特写镜头结尾。第三,观众将结束对话的脸部特写镜头中的表情视为消极和发人深省的。电影人物似乎正在压抑讲话的冲动,从而使观众想知道到底有什么话没被说出来。

心理学家将对另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兴趣,或者对思考进行思考,描述为“心智理论”。在即将发表于《认知科学》杂志的论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关于心智理论的理论的理论(如果你愿意,可以将其称为心智理论的立方)。他们建立的理论是:电影制片人正在越来越多地思考观众的心智理论。电影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窥视这些神秘的表情,并且想知道它们对于故事意味着什么。在虚构故事中鼓励读取人物的心理并不只是为了娱乐观众,一些学者认为,它通过鼓励观众从女性或者少数族群的角度看待问题促进了人权。(宗华)

 

更多阅读:

《科学》相关报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