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7 9:16:48
选择字号:
敢闯科研“无人区”:从模仿式看颠覆性深意何在

 

■本报记者 倪思洁

过去很长时间,我国戴着“山寨大国”的帽子,模仿技术、模仿创意、模仿教育。随后,日本马桶盖被中国人疯抢,连圆珠笔芯都会把中国人难住,痛定思痛后,我们开始明白,模仿式的技术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不能支撑中国走上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

紧接着,十九大报告里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前瞻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关系到创新要素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率。

从“中国模仿”到“模仿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科技的跟跑、并跑到领跑,包括颠覆性技术在内的技术创新,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那么,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提法,究竟深意何在?

敢闯科研“无人区”

“只要是能具体说出来的技术,就不能说是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因为它已经存在了。”在聊起“什么是颠覆性技术”时,全国政协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沉思了几秒后说,“颠覆性技术创新,就是做原来没有的、人们没想到的创新。”

2014年,当埃博拉在非洲猖獗的时候,陈薇带着科研团队走进疫区,开始了我国首次在国外做疫苗临床试验的尝试。2017年10月,重组埃博拉疫苗作为全球首个埃博拉疫苗获批新药注册。

那么,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是怎样的创新?

有人把技术创新分为三类——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跟随创新”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或者变动,又被称为模仿式创新。“集成创新”是把现有技术集成组合,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而“原始创新”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创新,也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创新。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

在陈薇看来,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都可以诞生颠覆性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也都可以孕育出颠覆性技术,关键是要有闯入科技“无人区”的勇气和毅力。

死磕技术创新和品质

颠覆性技术创新,颠覆的是现有格局,引领的是产业变革。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在信息、制造、生物、新材料、能源等领域,特别是交叉融合的方向,加快部署一批具有重大影响、能够改变或部分改变科技、经济、社会、生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研究,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竞争优势。

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蓬勃发展,同样颠覆了产业界的发展理念。“创新决定我们飞得能有多高,品质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说。

“2018年继续死磕技术创新和品质。”在得知最新的IDC报告结果后,雷军在微博上表了态。报告显示,2017第四季度,小米手机销量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

如今,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和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并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死磕技术创新,成了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用“白名单”支持创新者

颠覆性创新之难,雷军深有体会。“创新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第二个是干别人干砸了的事。”雷军在公开场合表示,创新意味着99%都会死,是九死一生出来的结果。

1%的成功带来的除了可观的效益,还有巨大的压力。雷军曾在获得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发出过这样的感慨:“颠覆肯定颠覆了别人的想法、看法,影响了别人的利益,一个新的东西产生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诋毁、抹黑,羡慕嫉妒黑……”

颠覆性技术创新道路上的艰难崎岖,一方面来自于技术,另一方面来自于环境。

“科研人员需要宽松的科研环境,要有项目支持、人才支持,要容许失败。”陈薇建议,国家可建立科研“白名单”制度,对于各科研领域已作出创新成果的科研团队,应给予稳定的项目支持,支持其在创新的道路上深入科研的“无人区”,专心做前人没做过的事。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闯入“无人区”的科学研究,才可能孕育颠覆性的结果。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眼中,虽然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已经诞生了数次“世界第一”的成果,但中国空间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堪忧。

他为此建议国家设立空间科学203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补齐我国建设世界航天强国的短板,“发挥我国体制的优越性,通过政府投入、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实现我国在重大科学前沿的突破,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奠定基础”。

《中国科学报》 (2018-03-07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