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欢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7 9:16:49
选择字号: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陈欢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40年改革,开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40年开放,带来中国社会思想的空前解放。改革开放,帮助我们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将推动我们不断走好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这句话,“关键一招”汇聚了对过去一年国家发展的感慨与肯定,更彰显了未来决胜小康社会建设的底气与信心。

2017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服务业比重超过50%,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2018年,我国GDP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连串数字告诉我们,过去5年间,我国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完成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这一切得益于5年来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开放。这些数字也说明,中国已有充足的底气将经济发展从“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加速发展方式转变,将更加依赖全面深入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

创新驱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首要任务是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的开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百舸争流,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那些影响着科技创新效率、阻碍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硬骨头”,必须依靠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一块块啃下来。

改革就是更大程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打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科技体制改革中,也要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

首先,给科研人员更大的创新自由。目前,我国科技管理制度僵化的现象依然突出,科研条条框框太多,令科技人员难以施展拳脚。政府除了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之外,还应给予科研人员更稳定的支持和更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支持他们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际价值。一些被科研工作者诟病多年的繁文缛节应尽快废止。

其次,改善创新环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能够更好地造福人民。在如何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各司其职的问题上,需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

最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只有不断创新完善科技体制,加大人才激励措施,建立更有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吸引和鼓励更多人才释放活力、集聚众智,才能使创新创业真正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科学报》 (2018-03-07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