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怀让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8/2/13 8:43:47
选择字号:
著名地质学家孙枢院士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2月12日晚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官方获悉,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孙枢,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2月11日8点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另据孙枢先生追思委员会方面透露,根据孙枢先生本人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捐献供医学研究,家中不设灵堂。为表达对孙枢先生的哀思,近期将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办孙枢先生的追思会,具体事宜另行通告。
 
公开资料显示,孙枢1933年7月23日出生于江苏金坛,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8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1991年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此外,孙枢还曾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南京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和名誉董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和河南大学客座(兼职)教授,中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及桂林理工大学名誉(荣誉)教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20余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7月23日生于江苏省金坛;
 
1950-1953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 1953年(国家批准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最初在南京,1954年初迁到北京,1999年整合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53-1956年,从事锰矿、磷矿和石油地质等研究;
 
1957-1960年,任中苏合作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小兴安岭地质队队长;
 
1961年初-1962年初,在北大进修有机化学课程;
 
1962-1965年,研究四川盆地西缘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学、磷块岩和磷铝质岩;
 
1965年8月-1966年7月,参加中国科学院河南禹县四清工作队;
 
1966年8月-1973年7月,接受湖南锰矿、援阿磷块岩物质成分、遵义锰矿石铁的存在形式、河北丰宁磷矿地质、以及有关地震地质工作等任务;
 
1973年7月-1974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河南确山五七干校劳动学习;
 
1974年下半年-1975年下半年,对川、滇、桂、湘、鄂、豫和晋等省十多处磷块岩和沉积铁矿开展调查和研究;
 
1975年下半年-1979年,参加国家地质总局、冶金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富铁矿会战的科研工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冀东队队长和中国科学院许昌队队长;期间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七室负责人;
 
197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1979年,开始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1981-1985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苏北盆地综合研究队及东濮盆地综合研究队队长;
 
1982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4-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85年,开始同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地质研究所许靖华教授合作研究;
 
1986年,当选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理事,连任两届至1994年;
 
1987-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1-1995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1992-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连选连任三届);
 
1993年,当选全球沉积地质计划委员会(GSGP)委员,至2000年;
 
1995年,任新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至1999年12月)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至2003年);
 
199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7-2003年,当选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执行局委员;
 
200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连选连任三届至2006年);
 
2008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任期至2012年);
 
曾担任《地质科学》副主编、《沉积学报》主编、《中国科学》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地质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编委,以及若干其它科技期刊编委;
 
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顾问等。还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地球物理学科组召集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305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主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第17专题组组长,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顾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等职;
 
曾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南京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和名誉董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和河南大学客座(兼职)教授,中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及桂林理工大学名誉(荣誉)教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20余人。还先后担任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副主任、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委员会副主任、何梁何利基金奖评选委员会委员、Shen-Su Sun基金会主席;
 
先后当选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199项国际工作组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PSA)执行局委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期评估国际委员会委员兼分析研究培训系统(START)评估国际专家组主席,还担任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ICSU-SCOPE)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减灾十年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