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叶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2/8 14:41:07
选择字号:
社会调查:“中国式家庭医生”该为我们做些啥

 

近日,一则“5亿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的新闻引发公众热议,不少网友甚至感叹“自己从未见过家庭医生,更未享受过家庭医生的服务。”

一时间,“中国式家庭医生”啥模样?到底能为我们干些什么?诸如此类话题,引起不少公众的好奇和猜测。

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卫指出,现阶段我国家庭医生来源有三类,第一类是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全科医生;第二类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师;第三类是公立医院中级以上的内科、妇科、儿科、中医等退休医师。通常,全科医生等同于家庭医生,分布在基层卫生机构,比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履行的职责类似于国外的“家庭医生”。目前,我国“家庭医生”数量少,相信经过持续努力,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为了解大众对“中国式家庭医生”有何想法和需求,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北京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听听社区居民们的说法。

从未接触过家庭医生的人怎么看?

张女士38岁

家庭医生?没接触过,但是如果能提供一些急救知识、急性症状处理的培训就太好了。

王先生28

我感觉那地方很low,本科毕业就能当医生,对能力存疑,他们啥都能看,但是看不了大病。

苏女士31岁

我有个一岁的宝宝,家里老人不在身边,儿童用药咨询真的是刚需,我觉得如果能有个APP就好了,输入家庭人员情况和信息后,能量身定制健康指导就好了,可以有问题及时咨询。

王女士37岁

我父母在冬季血压容易升高,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回落,老人这时候总是“凭感觉”减量,如果有家庭医生指导,就会安全许多。

总结:生活中没有接触过家庭医生的人群,对家庭医生的印象不是很积极,但这群人仍有医疗需要。同时,他们往往没有了解家庭医生的渠道,家庭医生亟待加强宣传。

初次接触体验如何?

李女士28岁

以前我不太注意,得了风湿,现在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是脾胃和脚还需要调养。以前都是去医院拿中药,上午开完药,下午熬好再去取,每次请假就是一天。后来偶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煎药,而且下班后去取药就可以,很方便。

尚女士68岁

其实我家离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段距离,我是骑车过来的。这两天有点感冒,去医院怕交叉感染,不治的话,白天还好,晚上一打喷嚏就尿裤子,知道这儿有个医院就过来了。人比大医院少,也能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化验单说是15分钟出来,其实几分钟就出来了。

杨女士73岁

前一阵我外孙女肠胃不好,拉稀,严重的时候还便血。我们挂了好多专家的号,儿童医院、儿研所去了很多趟,终于现在好点了。听说这里推拿不错,就过来了,恢复得挺好。所以,我也过来让医生推拿两下。

总结:初次接触家庭医生服务的患者体验到医疗服务的同时,对家庭医生技术仍存有怀疑,同时对医疗需要提出更高要求和期待,比如更近便、更有效率的上门服务、语音服务、APP自助查询,乃至向上转诊服务。

经常接触的患者怎么想?

韩女士35岁

这儿针灸的人很多,早上5点多医生就来了,我睡眠质量不太好,贴针效果没扎针好,扎完睡得明显好了。早上扎完去上班,也不影响。

刘先生65岁

现在退休了,开始关注养老,我挺支持“居家养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一些医疗服务,常见病、慢性病、理疗都是我们这个年纪需要的。我刚做完五癌筛查,免费的,挺好。

王先生50岁左右

我刚从三甲医院转过来,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开始医院通知我出院,我也很为难,我这情况还需要一些医疗后续的观察,就这么出院,还是有点疑虑。所以医院把我转到了他们医联体内的一级医疗机构,我可以继续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总结:经常接触家庭医生的患者和家庭,往往熟悉家庭医生的工作和所能提供的服务,并将其规划到自己的日程中。

长期接触的患者感觉怎么样?

任先生45岁左右

我患肝病很多年,现在需要定期透析,以前去大医院,挺不方便。后来知道社区这边也有透析仪,我已经在这透析十几年了。

丁先生75岁左右

人老了,记性差,医生会提醒我定期来复诊、拿药。听说还有“一键呼”,就是你在家按一下,医生能上门,或者有一个医患交流群,我哪不舒服就约相应的医生,我觉得这些我们用得上。

倪女士79岁

我带癌生存20年了,1997年搬到这,第二年查出乳腺癌,四年后又转移到肺上,这期间去了很多家医院,也包括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到现在,我只去社区医院和肿瘤医院两家。在这,进门就是笑脸,“阿姨您来啦”,特别温馨,我前前后后注射了1800针“胸腺五肽”,现在我也是社区医院的义务宣传员。

丁女士70岁左右

我老伴三年前去世了,儿子是刑警,平时忙、压力大,有什么事不愿意跟他们说。上了老年大学,参加了很多活动,可是我还是想找个人说话,我一个月差不多能来这有半个月,有医生、病友跟说说话,回去就能睡个好觉。

总结:长期接触家庭医生的患者除了看病,还将家庭医生的角色扩大化,赋予其“家人”的角色。

记者走访发现,人们对家庭医疗的需求很迫切,特别是儿童用药指导、上门医疗服务。中国式家庭医生要真正承担起普罗大众的“家庭医生”职责,还应切实对接人们的需求。家庭医生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卜叶)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